第116章 一样的眼神(1 / 2)

矢结 四十六笔生 3203 字 2个月前

想想刘秀将军初到河北之地时,仅仅只有一百随从和一根牦牛符节。

经历了兔嘴里抢萝卜,猫嘴里抢鱼,狼嘴里抢肉,虎嘴里拔牙,等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奋斗,刘秀将军等人一路走来,筚路蓝缕,其中辛酸艰苦,如鱼饮水。

对于苦难,刘秀将军的队伍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不抛弃,不放弃。还好,经历的一切苦难,最终必定会落地生花。

刘秀将军以及跟随刘秀将军的这些将士们,筋骨也劳过了,体肤也饿过了,其身也空乏过了,老天再不降大任,也不好意思了。

解决了河北地界上,真定王刘扬这一支武装军队的政治立场问题,如虎添翼的刘秀将军,带领着诸将,一路直捣邯郸,成功斩杀了刘子舆(王昌),并收编了的刘子舆(王昌)的大批残余部队。

终于,刘秀将军成为了河北之地,实力最为雄厚的一股势力。

对此,远在长安的更始帝刘玄,忧喜参半。

喜的是自己的版图,一下子扩大了近一倍;忧的是日益强大的刘秀,怕是会越来越不好控制。

仅仅凭借一百个随从,征服混乱、强大、富饶的广袤河北,有这样的军事、政治奇才存在,任凭谁是皇帝,这龙椅也是坐不安稳的。

此时的更始帝虽然是抱着长安,不问朝政,整日在后庭与赵氏夫人饮酒作乐,但得知刘秀平定河北的消息后,与朱鲔、李轶、成丹、王凤、王匡等等大臣的商议之后,更始帝刘玄决定,要对羽翼逐渐丰满的刘秀,采取一些防御打压措施了。

河北之地上,各种势力鱼龙混杂,要完全平定,也非一朝一夕之事。

刘秀将军消灭刘子舆(王昌)之后,便开始着手逐渐平定河北其他地区,在此过程中,一点都不意外地,接二连三地,收到了从长安传来的更始帝刘玄的圣旨。

帅案之上,放着一份刚刚收到的圣旨,还有之前收到的两份圣旨。刘秀将军没说话,在座的各位将领也低头沉思着。

沉默片刻之后,刘秀将军先开口道:“萧,乃沛郡(今江苏)之地,陛下封我为萧王,便是让我离开河北之意。今日聚集各位将军在此,不知在座各位有何良策?”

冯异大人拱了拱手,平静道:“我们好不容易,在河北立了足,控制住了部分河北地界,今四方未平,陛下欲将吾等罢兵,必然前功尽弃,不可从也。只是……圣命,也不得公然违抗。”

穆雪心想:好一个“前功尽弃”,一语双关。既可以说是刘秀将军将会失去河北;也可以理解为,这一走,更始帝刘玄也镇不住、平不定河北。

“不光是我要走,陛下有令,刘子舆之事已经平定,陛下让我与诸将有功者,同回长安,领赏听封。”刘秀将军一说一笑,好像事态并不太严重一般,道:“受封之后,大概也就得归还兵权,解甲归田,各回各家了吧。”

“什么封赏不封赏的,陛下悉令罢兵,这是要飞鸟尽,良弓藏啊。刘公,您竟然还笑得出来!”邳彤将军有些着急道。

“陛下一开始,就没打算把我当良弓用,哪有什么藏不藏的。”刘秀将军心里虽这样想,却并没说。

“这次,陛下已经明言,新派来的幽州牧苗曾、上谷太守韦顺、渔阳太守蔡充,都已经在路上了,不笑,那要我哭不成?”,刘秀将军叹了口气,接着道:“幽州牧管辖河北北部十郡,再加上渔阳、上谷二郡,共十二个郡县,新官一上任,河北的兵权、政权彻底归还朝廷了。”

在座的诸位都摇了摇头,李忠将军痛心疾首道:“我这北边的大肜【róng】还没拿下,仗还没打完,就要撤兵回去了,这不是白白牺牲了我战死的那些兄弟们么!”

“高湖﹑重连这边的战势还不错,撤兵,真的挺可惜的!”任光将军满脸不愿意道。

“我军与铜马、青犊的战事正值焦灼,撤军必定会扰乱军心,造成不必要的损兵折将。”偏将军吴汉平时话少得很,此时也忍不住抱怨了。

“诸位将军所言,皆为将士切身生死荣辱之事,我必不会轻视之。公孙兄之言,也甚是有理,圣命不可违,何去何从我定会严肃考虑的。”刘秀将军说罢,扫视了在座诸将一眼,见穆雪眼神有些躲闪。

刘秀将军笑着问道:“雪儿可是有什么话要说?”

穆雪赶紧站起来,拱手道:“雪儿只是初出茅庐的小辈,怕说得不对。”

“不碍事,但说无妨。”刘秀将军手一抬,示意穆雪讲出心中所想。

“献丑了!”穆雪向各位大人作了个罗圈揖,道:“从古至今,军队皆为驻将统领。驻将统领有三不便。一者:兵与将不同住,兵有所犯,将常不能及时知之。二者:每每出征前,主帅都要先点将,再点兵,分予将,辗转之中,多有费时。三者:各位将军每次出征,手下的兵乃临时组成的,彼此之间,又需重新磨合,必定会减弱作战力。”

在座的各位大人闻听此言,皆点了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穆雪继续道:“刘将军,您……您何不将手下兵马,分予诸位将军,以后这些兵,就直接听命于各位将军,若需出征,您只需点将,不必再去点兵。固定的将领与固定的兵士,同食同住,作战也会更加默契。”

刘秀将军沉思了好久,帐中一片寂静。

“嗯。好主意。”刘秀将军捋髯细思了一下,心中一阵狂喜,穆雪这主意虽然不成熟,却有别的用处,正是在陛下想要夺权之时,给自己出了一个委婉化解抗旨之罪的好主意呀。

李忠将军站起身来,拱手道:“将军,雪儿之言不虚,驻将统领确有疏漏之处,但分兵予将,自古未有所闻,也不一定能比驻将统领来得实用。况且,分兵予将,必定会削弱主帅集权,将若不听帅之命,手握重兵之将,便是一大威胁。”

冯异大人听到“削弱主帅集权”之时,顿时知道穆雪的别有用意,朝着穆雪的方向看了过去,愁眉一展,微微一笑,心想:这个女娃娃,考虑得甚是深远呐。

穆雪听完李忠将军之言,心有不甘,但有些话又不能明言,只好向着帅案方向跪下,小声道:“雪儿思虑不周,请将军恕罪!”想再寻机会与刘秀将军单独谈。

以刘秀将军的军事头脑,哪还需穆雪再次明言,刘秀将军已对穆雪之目的了然。

“雪儿快起来,起来。”刘秀将军话一出口,旁边的耿弇赶紧扶穆雪起来,并小声道:“你的主意挺好的。”

经历了昨晚那尴尬的事,穆雪今日都不敢接触耿弇的目光,耿弇倒是当真听了穆雪之言“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此时耿弇都主动上前搀扶了,穆雪也不再回避,感激地点了点头。

刘秀将军道:“李将军说得很在理呀。”顿了顿,思忖片刻,接着道:“就按雪儿说的办,诸位将军一会就跟随我到军营中去点兵,日后兵由将管,将听帅令。”

“这……”军中诸将一时惊呆。

虽然众将确实赞同穆雪所言军中之敝,却也不认为穆雪的新政策有多高明。

穆雪听刘秀将军就这么同意了,自己也愣住了。

众人皆不服,只有冯异大人从容地笑着,捋了捋胡须。

刘秀将军站起身来,郑重道:“各位将军辛苦了!”

在座诸将不再议论纷纷,也皆站了起来。

刘秀将军道:“陛下的旨意不得违抗,诸位将军在河北,跟随我刘秀九死一生,其中付出的心血,也决不能白费。诸位将军暂且勿要分心圣旨之事,在幽州牧未到河北之前,一切照旧,不论是招抚之事,还是守城,还是与农民起义军的交涉、交战,各自打好眼前的战役。”

“诺!”众人同声应道。

会议散了之后,何去何从,穆雪本想征求一下刘秀将军的意见。刘秀将军却先叫住了耿弇,穆雪只得先退了出去。

各位将军、谋士们,陆陆续续从屋里出来,穆雪恭恭敬敬地在屋外与各位前辈纷纷行礼告别,众将军却一个个气哼哼的,没人给穆雪个好脸色。

冯异大人也从屋里出来了,见穆雪站在门口,便问道:“雪儿,还不走么?”

“冯伯伯,那个……雪儿孑然一身,不知该去哪里了?”穆雪虽然跟随各位大人参政议政,但毕竟到现在也没个正经的职位,难免有些茫然了。

“哎呀,你这孩子!”冯异大人有些哭笑不得,又心疼这孩子可惜了,是个女娃娃,不然必定能像耿弇、耿纯、铫期这些哥哥们一样,谋得合适的官职,在这乱世里一展拳脚,垂名竹帛。

冯异大人拍了拍穆雪的肩膀,宽慰道:“你哪里孑然一身呀,那日你和耿弇少爷,焚完信都郡的那些密信,就马不停蹄地来了邯郸。你师父在广阿,鞭长莫及,担心的不得了,你这傻孩子,邓将军还等着你回去,亲自报平安呢!”

“师父。雪儿真是不孝,那日危机一解,雪儿一心急着,那些要送到邯郸的粮草、草药不能耽搁,便忘了师父也是死里逃生的处境。是雪儿不对。”说起耿弇解围信都郡之事,穆雪一边自责,一边又想起来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