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杞人忧天(1 / 1)

第七百一十二章 杞人忧天

“几位专家,如果我们想要自己生产发动机,最先需要攻克的技术是什么领域?”

虽然知道知道自己生产发动机,有很多难关需要攻克。但是李乾依然不愿意放弃。现在多付出一些,多辛苦一些,总比将来被人卡脖子要强。

“李厂长,现在国外在这些方面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需要什么发动机我们都可以购买。就例如这款摩托车发动机,欧美国家有性能更好的,价格也不贵。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自己再搞研发!”

眼角余光扫了一眼这位发言的专家,如果他记忆不错的话这人应该叫做胡斌,是这群专家中,技术最好的三位专家之一。

目光在胡斌身上挪开,然后看向其他专家。

“你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想法?”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和胡斌有着相同的想法,但有这种想法之人足足占了一小半。难怪怪在八九十年代华夏高层中竟然出现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声音。也就在这个年代我们放弃了很多东西,例如芯片,例如光刻机,例如计算机。其实八十年代初期,无论是在芯片领域,还是在光刻机领域,又或者是计算机领域,我们和欧美国家就算是有差距也不是很大。

真正拉开难以逾越的差距就是在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因为就在那个时候,欧美国家为了拉拢我们对付苏维埃,双方关系十分亲密。我们可以十分轻松的以较低的价格从欧美国家买到很多高科技产品。就在这种形势下,华夏上层传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声音。

古有楚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如果华夏高层都提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上行下效之下,下方很多研究所,企业,有的减少研发人员,有的甚至直接解散了研发部门。

例如在芯片领域,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本来华夏在这些领域便比欧美国际要落后,一旦放弃这方面的研发,差距将会被拉开的越来越大。以至于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的,欧美国家因为华夏快速崛起,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为了打压华夏,阻止华夏崛起,以欧美为首的西方国家悍然发动了科技战。

很多我们科技技术薄弱的环节被西方国家卡脖子,让我们十分难受。前世李乾有过卡脖子的经历,真是让人十分难受。这个时候华夏人们终于看清楚欧美国家的嘴脸,全国人民一起,不断努力研发开拓进取,历经近十年的努力终于许多领域追赶上西方国家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实现了超越。但为了弥补这些环节,我们也付出了原本的五倍,甚至十倍的代价,还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为了让华夏人民不再经受卡脖子的那种痛苦,他一个小人物影响不了国家大势。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在当国家在某些领域研究的时候他咬牙坚持。就算是最终他研究的技术和西方国家一直有一定的差距,但至少欧美国家在制裁我们的时候,华夏不会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深吸口气,李乾面色变得严肃无比。

“各位专家,欧美国家经历过两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工业基础还是科技水平都要比我们要先进太多。甚至就算是我们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依然难以望其项背,这并不是我们放弃的理由。我不知道你们想过没有,现在欧美国家正在拉拢我们,所以我们想从他们那里买东西很容易,万一有一天,他们不需要我们了,或者我们双方成为敌对的关系,我们还能随意所欲的从他们那里买需要的东西嘛。而且就算是现在,我们关系最亲密的时候,他们也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卖给我们吧。不说其他,就像我这次从苏维埃搞来的高端机床他们便不愿意卖给我们。万一那天他们不再需要我们,或者我们和欧美国家之间出现矛盾,他们在卖给我们东西的时候增加一些附加条件,那时我们是接受还是不接受?不接受,他们不卖给我们需要的东西,不让我们使用他们的技术。到时候,我们摩托车没有发动机,冰箱没有压缩机,空调没有压缩机,汽车没有发动机等等,到那时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接受,便只能屈服与他们,处处受制于他们。”

“李厂长,你这有些杞人忧天了吧!”

李厂长提到的事情他们不是没想过,而是他们认为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欧美国家需要我们帮忙对付苏维埃,只要苏维埃存在,欧美国家便会一直需要我们,李厂长担心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

李乾很想告诉他们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真真切切会发生的事情,前世他便亲身经历过!只是他的经历实在太魔幻,如果他告诉众位专家他是从未来穿越回来,绝对会被当成神经病!

“众位专家,就当我是杞人忧天吧。但我还是要研究如何自己生产发动机,如果你们谁不想参与的可以离开,我会给李部长联系送你们回原来的单位,但是你们一旦愿意留下来,那就必须尽全力协助我不断攻克发动机技术中的难关。”

说到这里李乾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众位专家身上扫过,“现在我给你们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想离开的站在左边,想留在机械厂和我一起努力的站在右边。”

众人专家沉默片刻,便有人做出选择。刚刚开口的那位专家,没有丝毫犹豫的站在了左边。接下来其他专家也开始选择,有的选择左边,有的选择右边。

很快便有了最终结果,李部长找来的十几位专家有四位愿意离开,李乾暗暗松口气!还好专家大部分都留了下来,否则,攻克发动机生产难题他还真不知道找谁来攻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