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买设备兜圈子,见老板却意外(2 / 2)

渴慕美好 大龄剩女 2255 字 4天前

一进车间,十几台设备都在紧张的忙碌着,根本没有人理会李总带来的这两位客人。

在这个忙碌的车间,闫安似乎感觉到一种催人往前跑的冲动。

机器的轰鸣声,有条不紊的生产,让闫安觉得,在这里,才知道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这句话并不是一句口号。

“这全部都是德国进口的,设备,你看那台,是1965年的,比我的年龄还大,你看它还在正常生产。还有这台,也是60年代的,你看他现在仍在这里发挥养作用。所以说德国的设备,做的有多好,人家用了几十年,在我们国内,还当宝贝一样使用,不服人家的技术不行啊。陈总这里的所有设备,全都是二手的德国货,震撼吗?”

刘兴平向闫安介绍道:“你看这些设备生产起来多顺利,几乎没有停顿,这都是陈总从香港搞过来的设备,这是高宝,这是海德堡,四色的,对开的…”

闫安听得云里雾里的,听着刘兴平的介绍,闫安觉得自己好像正在听天书,一头雾水,惟一让他明白的是,看起来刘兴平对这家印刷厂是非常熟悉的。

中午又是饭局,只不过陈总没有参加,刘兴平只谈了有意向购买设备的想法,想让明天再试一下设备。

参观完陈总印刷厂的第二天,李总拉着闫安和刘兴平又是七拐八拐的来到的那个卷闸门前。

今天在这里是按正式生产的程序,对该设备再次进行测试,也就是决定是买还是不买。

经过三四个小时的调试和观测试,闫安和刘兴平都感到设备运行非常平稳,做出来的活质量相当的漂亮。闫安便把试车的情况又汇报给了罗志华,三个人一致同意就买陈总这台设备。

接下来就是谈价格的问题了。

中午的饭局完全是围绕着价格是刘兴平和李总两个人在讨价还价,闫安只是随时和罗志华保持联系,通报这边的情况。

刘兴平最终给出了心中的价位,李总很难为情的说:“你要说这个价格的话,我做不了主,我们只有等陈总从澳门回来了再议价位。”

回到酒店,闫安站在窗户前,望着外面,突然,他被一排门面房吸引住了,那全都是纯蓝色的卷闸门,似乎和李总拉他去看设备的地方是一模一样的。

不可能吧,酒店到李总带他们看设备的地方将近30分钟的路程,怎么可能会在这里?

闫安感到很惊讶,他立马堆开窗户,认真的看了起来,没错,就是李总拉着他们看设备的地方,十字口的那根摇摇欲坠的电线杆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闫安立马来到了刘兴平的房间,告诉他,让他站在窗户前往下望。

“看什么呀?咋了?”刘兴平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什么名堂?

“你看那一排蓝色的门面商铺,李总带我们去看设备的地方,就在那里,你看就是那第三个门面。”

顺着闫安手指的方向看去,刘兴平疑惑的说:“你一说,这个地方好像还真是,要不咱们去那里看一下?”

两个人匆匆忙忙出了酒店,出了酒店,沿着酒店的外墙一直朝北走,尽头却是一条很窄的巷道,穿过狭窄的巷道不到20分钟,他们两人终于来到了貌似市场的地方。

闫安缓缓踏入这个在城中村附近改建的市场,只见街道两旁商铺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群渴望顾客却又有些失落的孩子。

商铺的招牌各式各样,有些崭新亮眼,试图在这黯淡的氛围中挣扎出一丝生机;有些则已破旧斑驳,字迹都模糊不清,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不再。

店内,商品琳琅满目,从日常用品到各类小吃,应有尽有。然而,本该热闹的市场却冷冷清清。店主们大多百无聊赖地坐在店门口,聊天打牌。

偶尔有几个行人匆匆走过,却很少驻足停留。市场里安静得只能听见远处传来的几声微弱的叫卖声,以及风吹过破旧招牌发出的“嘎吱”声。

闫安默默地走着,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感慨。这座城市在快速发展,可这个市场却仿佛被遗忘在了角落,尽管它努力地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建换新,却依然难以摆脱生意惨淡的困境,宛如一颗蒙尘的明珠,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失去了光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错,就是这里。”当刘兴平站在那个卷闸门门口的时候,望着门口对着闫安说。

闫安看了看说:“看起来,这里以前也曾繁荣过。”

沿着市场的门面向前溜达,闫安说:“真没想到,他们放设备的地方离我们这么近,李总为什么老是要把我们拉上车绕许多圈子呢?”

“我也纳闷,难道他们怀疑我们吗?”刘兴平不解的说。

“怀疑我们?”闫安突然停下来了转过身问。

正在这个时候,一辆白蓝相间的面包车开了过来,闫安看见,车身上喷着“东榄工商”四个字从两人身旁缓缓开过。

“这儿都没有几家开门的商铺了,工商局还来这里。”刘兴平看着停在前面的工商车说。

“那不是还有几家吗?”闫安看着几家开门的商铺说:“这里的工商局蛮认真的,只有几家还来检查。”

停在前面的车子上下来了三名身着制服的人,直接进了那家开门的商铺。

“走吧,咱们不能在这里待时间长,万一碰到李总不好说。”刘兴平对闫安说。

“咋回事啊?又要回?碰见怕啥?”闫安不解。

“回酒店说。”刘兴平并没有给闫安做过多的解释。

回到酒店的房间里,两个人站在窗前继续看着他们刚去过的地方,只见他们刚见的那辆喷着“东榄工商”的面包车又缓缓的开走了。

“没备离我们这么近,李总为什么从酒店跑过来拉上以后总是在兜圈子?”闫安看着缓缓离去的工商车,问刘兴平。

刘兴五掏出一根烟,然后坐在椅子上,用茶几上的酒店专用火柴点燃烟:“如果我说我们来这来是搞地下工作,你相信吗?”

“搞地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