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最终理想......确实也就比墨家、道家容易实现一些。
凌驾于其他各家之上。
若是能达成大同之治,哪怕让淳于越立即去死他都不会犹豫。
因为这是儒生心中最完美的世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其实这一点和墨家的兼爱世人,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不过墨家在兼爱的同时,还有非攻以及更为离谱的“人人平等”......所以理论上比儒家更难以实现。
至于名家,此家非是显学......但是追求的却是一种有些虚无缥缈的“名实之辩”,追求概念的精确标准,差不多就是给万物命名了。
这难度......也确实不低。
名家难度不低的同时,还逆天的不怎么实用......所以成不了显学。
李斯和淳于越同样认可了李意的这个第二等观点。
——
“第三等难度:难度较高,道路也注定几多坎坷。”
“代表学派有二者。”
“一者为法平无私,强国强邦的法家。”
“一者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阴阳家。”
李斯听后点了点头,对此同样不反对。
法家想要成功,阻力之大有目共睹。
当年秦国商鞅变法的下场。
当年秦国的那些旧贵族对变法的阻挠。
法家能成为秦国的治国根本,这道路不可谓不艰难。
但是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使用了法家的秦国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变强。
至于阴阳家......这一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实在是太玄之又玄了。
想要成功,自然同样坎坷。
法家想成,需得肯牺牲,敢断腕......需要克服现实阻力。
阴阳家则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甚至通过阴阳五行来预测未来,神秘而不可测......
到底准不准,是否可行......
谁也说不明白。
这种一半一半的东西,说其道路坎坷也很中肯。
——
“第四等难度:有难度但是不高,只要条件合适,相对容易实现。”
“代表学派便是那纵横家。”
“其擅长策略和外交,其理想目标通常是为了实现君王和国家的短期利益。”
“通过合纵连横的方式来解决国家间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谋略和外交手段来实现。”
“当初不就有不少国家重用了纵横家之人。”
——
“第五等难度:没有难度,只是主张可能有所不同。”
“其代表学派有二者。”
“一者为重视农业的农家。”
“一者为重视兵法的兵家。”
“此二者,要实现并无任何难度。”
“因为耕种和战争,中原诸国没有哪一个国家不重视。”
——
李意一口气说完后,喝了一口茶,看向李斯和淳于越:
“廷尉、仆射,你们可认同我方才划分的五等难易程度?”
淳于越点了点头:
“若是按照仙府所言,如此将诸子百家划分为五等确实没有问题。”
李斯对此也毫无异议。
虽然李意没有过多的解释什么,但是单从难易程度上来讲......各家确实是如此。
“仙府划分的确实颇为中肯......不过仙府划分出这个高下的目的是?”
小主,
李斯有些不解李意搞出这个划分想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这跟他进入歧途有什么联系吗?
李意则是微微一笑:
“我说这个,是想让二位能够用纵览全局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从全面、发展、动态、实践四个角度来辩证的看待各家学说。”
淳于越和李斯初次接触这一概念,一时间有些头晕脑胀。
虽然有些不明所以,不过还是点了点头等待着李意的下文。
“在我看来,诸子百家,并无高低,各有用处。”
“但是为什么难易程度却呈现出这种巨大的差别呢?”
李斯和淳于越听后,不由得一同陷入了沉思之中。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又或是说从这个独特的角度来考虑各家学说。
半晌过后淳于越率先开口:
“老夫认为,是因为实用与否和见效快慢。”
“第五等的农家和兵家,由于最为实用,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重视,自然容易实现。”
“而第四等的纵横家,在诸国互相征战之时,短期内见效快能够让弱国得以自保,故而才得以被某些弱国所重用。”
“而第三等的法家,实用性虽然不差,但是短期见效远不如前二者,实行的难度又颇高,故而难以实施开来。”
“第二等的儒家,比法家更难实现......短期的实用性甚至不如法家,想要达成最终目的,更是遥远。”
“至于仙府所言的第一等的道家和墨家......同样是如此。”
淳于越思索之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
同时,他感觉大脑中似乎有一个什么开关被打开了。
淳于越感觉他似乎抓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东西。
一旁还在思索的李斯,听到淳于越的看法,也是瞬间茅塞顿开,十分认同的点了点头。
李意听到淳于越的解答后,当即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目光:
“仆射的智慧果然不俗,不愧是当世大儒,总结得很准确。”
“没错,诸子百家就是因为其实用性和见效快慢才显现出了天差地别的难度性。”
“抛开第五等,负责国家耕战的兵家和农家来看。”
“剩下四等,其实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
“不知道二位可否能发现?”
李意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微笑。
“还有一个重要的规律?”
李斯和淳于越不由得再度思索了起来。
然而二人却是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皆是有些沉默不语的样子。
当然......也可能是想出来了,但是他们都没有敢说出口。
见二人沉默不语,李意主动将答案说了出来:
“此四等,随着难易程度的高低,他们最终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强大程度......其实也会随之巨幅增长。”
只见此刻的李意眼眸深邃,有一种令人信服的魔力。
淳于越听到后......似恍然似不解,神情十分复杂。
李斯听后则是忍不住开口道:
“仙府为何会有如此论断?”
李意摊了摊手:
“廷尉你乃是法家之人,你应该也很清楚。”
“我大秦乃是唯一一个,真正贯彻了法家理念的国度。”
“当年商君变法。”
“其过程,几多艰险。”
“大秦强盛,那些小国企图以纵横家的方法来抵挡秦国。”
“因为他们曾经用这种方法成功过。”
“只可惜,纵横家只能解一时之急,不可能真正的抵挡法家有成的秦国大势。”
“相较于纵横家只需要耍嘴皮子的手段,法家的成功可是需要用血肉与骸骨来积累的。”
“有付出,才有收获。”
“二者所显现出来的实力,自然是天壤之别......”
“位于第三等难度的法家,只要初步成功,自然可以碾压第四等的纵横家。”
“所以说......廷尉你当初信奉法家,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法家在当初的那个时代......确实是无敌的。”
——
注:
这部分内容,涉及到本书的一个理念,同时也涉及到未来仙秦的发展基调。
是我最初写这本书的时候,思索的一种相对合理的发展模型。
源于有一天忽然脑抽......寻思着大秦如何才能持续发展,才不会中道崩殂?
我考虑了好多方面。
这部分内容,便是其中制度方面的角度。
当然我就是瞎扯的,各位帅哥靓女切勿深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