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嬴政书房离开后。
李意则是打算随李信一同去其府上。
毕竟数个月未见......兄弟二人可以聊的东西非常多。
然而刚一出宫,他们俩就看到一位温婉如水的女子双眼微红的伫立在宫门外。
此人赫然便是李信之妻——洛姬。
李信见到洛姬后,亦是有些神情局促。
尤其是察觉到她那略带憔悴的脸庞。
眼神像是被阴霾笼罩的湖泊,失去了往日的清澈与灵动。
曾经熠熠生辉的眸子,如今只剩下淡淡的忧愁和迷茫。
见到这一幕,李信心中瞬间升起了一股强烈的愧疚之情。
毕竟自己回来的,着实有些晚了......
比自己当初所说的归来时间,足足晚了近一个月。
而洛姬见李信安然无恙的走出了咸阳宫,当即冲上前去抱住了李信。
声音略带哽咽的道:
“信,陛下没有责罚你吗?”
洛姬作为李信的妻子,自然也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李信只带了数百士兵归来。
作为一军统帅,如果不是吃了大败仗的话......绝对不会是以这样的姿态回咸阳。
故而洛姬在得知消息后,便意识到了......夫君李信此行定是出了意外。
当即便想到了寻求夫君的族弟李意的帮助。
不过,当她抵达李意的住所之时。
却发现这位权势极高的族弟,早就已经前往宫中了。
显然李意也是知晓了此事,因此才进宫的。
洛姬想到陛下对族弟的信任和看重,以及族弟种种仙术。
总算是略微放下一些心来。
但是一想起此次李信所立下的军令,她心中仍然还是被焦虑不安所充斥着。
如此军令岂能轻易揭过?
然而没有其它办法的洛姬,也只能来到咸阳宫外默默的等候着。
想着如果夫君真有的什么不测,自己怕是只能在这里见一见他了。
到时候交待好后事,回家准备一匹白绫随夫君一同而去。
——
李信听到洛姬的话语后。
一时间更是自责的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言语。
而一旁的李意对此种事情门儿清的很。
故而主动开口,微笑着道:
“嫂夫人你真是多虑了,兄长他此次大胜而归。”
“不仅覆灭了匈奴,甚至还将月氏和东胡也一并覆灭了。”
“我大秦的疆域已然翻倍了。”
“陛下赏兄长都来不及。”
“又如何会责罚兄长呢?”
洛姬闻言不由得微微怔住,一脸不可置信的道:
“信,这是真的吗?”
“那你怎么只带回来数百人......”
虽然知道族弟应该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但是她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李信点了点头,随后将事情大致讲述给洛姬听。
洛姬听完终于是放下心来。
原来夫君不是战败......这就足够了。
随后忍不住用手锤打了一下李信的胸膛,似后怕似委屈的道:
“信,你以后可不要再像如今这般了,任何功名利禄都不及你重要......”
“你要是真的......妾身也......”
李信知道洛姬说的是他拿性命担保之事,当即轻轻的点了点头:
“洛姬放心,以后有成都不会这般了。”
伐楚失败是李信心中永远存在的一根刺,如果不以性命作保。
他李信是真的没脸再当一军主帅了,哪怕陛下愿意他也不会心安的。
他立下此等军令,亦是为了和将士们共存亡。
不给自己留下丝毫退路,如此方才能不负陛下所托。
当然......真到了和匈奴作战之时。
李信发现自己确实完全不需要留后路。
他只感觉自己的实力连三成都没发挥出来......匈奴就败的败、降的降了。
李信很清楚,此战自己虽然确实有功劳。
但是更大的功劳,其实还是自家族弟李意的......
不论是战术还是马具三件套都是族弟李意的提出的。
「叔父和弟对有成的恩情,实在是太重了......」
如果没有李意的多方面支援,自己现在也就只能打下匈奴而已。
哪像现在这般......灭掉北方胡人最强大的三股势力后都还犹有余力。
虽然功过不能相抵,但此行覆灭胡人亦算是一雪前耻了。
终于让李信心中的郁结疏解了不少。
当然,李信现在只觉得自己欠叔父的更多了......
本想着帮叔父照看族弟,结果却处处被族弟照看着。
一旁的李意倒是不知道李信的心思。
见兄长和嫂夫人你侬我侬的,觉得还是不要当电灯泡了。
便打算先行离去,把空间留给他们夫妻二人。
等上一些时间,再前往兄长府上。
然而却被李信和洛姬同时叫住,异口同声邀请李意前去府上做客。
李意见状,则是略带调侃的笑道:
小主,
“兄长嫂夫人,你们不嫌我是电灯泡?”
李信和洛姬则是一脸茫然,显然不太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李信压根不知道电灯的存在。
而洛姬则是不知道这电灯泡的含义。
见兄长他们不懂,李意也只能在心里笑了笑。
随后略作解释的道:
“兄长和嫂夫人数月未见,正所谓小别胜新婚。”
“我这个当弟弟的怎么能打扰你们的二人世界呢?”
虽然李信他们同样没听过这句俗语,但是还是听明白了李意话语中的含义。
李信当即摇了摇头:
“咱们兄弟二人亦是许久未见,此行为兄能够如此顺利,多亏了弟你的帮助。”
“哪里能算是打扰呢?”
而一旁的洛姬也是这个意思。
李意见状也就不再推辞:
看来......这个电灯泡我今天是当定了。
随后三人一同上了李信府上的车驾。
——
李意坐在马车上,看着依偎在一起的兄长和嫂子......
他觉得自己貌似被喂了狗粮。
不过这狗粮吃着吃着......李意瞬间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随后神情略有些认真的看向李信:
“兄长,我记得此前嫂夫人来咸阳之时不是遇到过一支装备精良的盗匪吗?”
“你可有追查到什么结果?”
“莫非是一些不臣的六国遗族?”
其实这事儿,李意本来都快忘得差不多了。
还是上次嫂夫人登门拜访和凌风相谈甚欢之时,才让自己想起这档子事。
而且,嫂夫人对此事的后续亦是一无所知。
所以在今日见李信和嫂夫人后,李意没来由得又想起了这件事,因此才有些好奇的问道。
李意认为那批人......有可能是像张良之流的六国贵族。
如果真是这些人的话,还是早些抓住......该杀的杀、该发配去挖矿的挖矿。
毕竟这些贵族最喜欢搞刺杀。
像项羽和刘邦啥的倒是不必担心......反正已经被陛下盯上记录生活呢。
全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