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宏泰带着大家从洞口进入了正殿地下,然后封住了入口地砖。
他们顺着狭窄的通道,低着头鱼贯而入,战士们点燃着火折子照明,沿着台阶走了大约十几米,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足有一百多平米的地下空间。
虽然是在地下,陈二爷和老李他们并没有感觉到压抑和憋屈,只是里面空气有些潮湿,并不太闷。
在这个地下工事前方有一条通道,这是通往两百米外桥下的出口通道。地下室靠左侧有一个三十几平米的储藏室,里面堆放着粮食和武器,这个房间里面不太潮湿,看样子做过防潮处理。
地下工事面积够大,足以容纳几十人聚集在一起也不觉得拥挤。
魏宏泰得意的对陈二爷说道:“你猜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在里面却不闷?”
陈二爷摇摇头,魏宏泰指着地下工事四周墙壁顶上说道:“我们现在已经不在关帝庙正殿了,这个上方是关帝庙的后院,后院很大,比较避静,平时关着后门,很少有人进来……
这墙壁顶上的凹处就是一圈通风口,通风口连着关帝庙后院的四面墙壁,后院墙壁是中空的,从墙壁侧面有通风口,墙上面盖着琉璃瓦,以防下雨倒灌入这个地下工事。
瓦檐隐蔽之处一排是通风口,路人即使靠近院墙也不会轻易发现,会误以为是院墙故意做的镂空造型。”
陈二爷和老李他们仔细观察,果然这地下室的两侧墙壁顶部,向上有一排类似烟筒一样的通风管道。
这一排空洞连接地面上的两侧院墙,院墙局部中空有夹层,排风口终端在院墙上方琉璃瓦下面隐藏,侧面排风,设计很合理。
陈二爷和老李都齐声夸赞这个建筑设计精巧,魏宏泰说:“这是义军副司令罗义伯设计的,他很懂土木工程。
一年前,我们义军储备了准备打一年仗的粮食,和荷兰佬开战,几次交战,我们都占了上风……
东万律附近很多个类似的地下工事作为储藏库和战时避难指挥场所,只有义军高层才知道具体位置。”
魏宏泰说完,觉得应该补充点什么,他接着说道:“储藏室里面有梯子,危急时刻,如果出口和入口都被敌人堵死,我们可以登上梯子,顺着排风口通道,爬到地面上的院墙中空处,穿墙而出。
这个关帝庙的后院墙有一部分夹层内部很宽,足以成年人通过。
院墙有几处是活动的墙砖,推开墙砖不费力就能出去,可以突然袭击或者迅速逃走。
前方这条通道连接着洄河桥下,那是最远处出口,出了这个出口,洄河上村民的船只很多,可以上船顺河而下快速离开镇子。但是现在我们无法出去了,荷兰军队肯定封锁了河道。”
听魏宏泰把这个地下工事构造介绍完,陈二爷和张文龙等都对这个设计者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座地下工事不仅布局合理,而且构造设计精妙绝伦,无论是退守还是进攻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这一切都表明罗义伯的智慧和才能非同一般。他能够成为义军的司令并与荷兰人对抗多年,显然有着超凡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设计建造这样的地下工事绝非偶然,而是他卓越才华的体现。
魏宏泰领着大家进入了储藏室,里面堆满了武器和粮食,还有盛放淡水的大缸。
在储藏室的另一侧有个小小的独立空间,安着竹子门,这里面是个简易厕所,厕所下水道连接地下管道,通向远方河流排出污水……
厕所上方有个蓄水池,这个蓄水池居然是关帝庙后院里的一个锦鲤鱼池,南洋岛风雨不断,几乎每天都下雨,鱼池不缺水,在地下一拉机关,鱼池的水就能把排泄物冲洗干净,污水顺着管道流向远处河流。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个建筑考虑的非常健全,几十人足以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甚至连生火做饭的地方都有考虑,排烟的管道也是顺着院墙排出。
不过有烟很危险,容易被敌人发现,所以他们估计不会生火做饭,毕竟这样做风险太大了,一旦烟雾飘到外面去,就有可能会暴露他们的位置,让敌人找到他们。
因此,他们在地道里可能只能吃一些生食,比如水果、坚果或者干粮等食物来维持生命。这些食物虽然不如热食那么美味,但也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帮助他们度过艰难的时刻。
义军战士们看着眼前的一切,他们不禁发出了赞叹声:“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避难基地!”
大家四处观察着这个地下工事,充满了好奇。有的人甚至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墙壁,感受着它的坚固与冰冷;有的则拿起武器库里的武器仔细端详,了解这些武器的操作使用,这些枪支武器都用油布包裹着以防生锈,还有一些长毛弯刀之类的冷兵器堆放在墙角。
一名义军战士兴奋地说:“这里有这么多武器和弹药,我们一定能杀出重围!罗司令考虑的真周到!”
另一名战士接着说:“是啊,而且还有这么多食物和用不完的水,足够我们坚持很长时间了。”
小主,
这里的淡水真的用不完,因为南洋岛不缺雨水。
这个院墙有一段墙帽顶是凹型设计,没有琉璃瓦,下雨之后雨水就会流到地下室的大水缸里。
水管中间还有过滤网,最下方出水口有木塞。为了怕雨水淹了地下室,平时在最下方就用木塞塞住流水口。
每一个细节可见设计者用心良苦,这些建筑工程看似很简单,可是不是谁都能想的这么全面……
听到战士们这些话,魏宏泰说道:“这都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准备的。谁也不愿意龟缩在这暗无天日的地下!
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一定会打败荷兰人!夺回东万律,兴盛兰芳共和国!
我们要坚持到援军到达洄唐镇!里应外合杀出去!”
魏宏泰这人虽然消瘦,还有些沧桑,身上却有着浓浓的草莽气息,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一种洒脱不羁的味道。
而他一开口,那股子江湖气更是扑面而来,仿佛能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那种豪迈与爽快。
然而,这种江湖气却并不会给人带来丝毫的粗俗之感,反而会让人觉得此人十分坦诚、真实。
魏宏泰的声音坚定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膛里蹦出来一般。这使得他所说的话充满了说服力,让人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信任感。
当人们听到他的声音时,就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仿佛只要跟着他,就一定能够克服所有困难,达成目标。
连陈二爷和老李也都觉得这个魏宏泰临危不乱,有大将之风,心里暗暗佩服……
他俩没有看错,十多天前鹿回头恶战,就是这个消瘦的魏宏泰单枪匹马枪杀了哗变的头目李四熊,还砍下了叛徒的头颅……
随后,魏宏泰带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参观地下掩体里的其他区域。
原来这地下工事不仅仅这一个大空间,往河边走的通道处,还有几个隐蔽出口和一个可以容纳几十人的地下工事,设计构造异曲同工。
如果战斗打起来,这样两个地下工事之间的战士可以互相支援和分散逃生,也适合诱敌深入在地下工事里面交战。
义军战士们纷纷称赞罗义伯的智慧和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