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悄悄的在雨林里寻找食物,突然,发现了一对凤冠火背鹇在草地上觅食,凤冠火背鹇是一种有着蓝色羽毛黄色尾巴的鸟,个头不小,有点像我们常见的野鸡,婆罗洲丛林里这种鸟很多。
梁风没有动枪,他拿出猎刀削尖了几只竹子做成竹签。
他的飞刀技术基本百发百中,这些竹签虽然很轻,手一扬,还是扎死了这两只凤冠火背鹇鸟。
他捡起死鸟,拔掉了羽毛,用猎刀把鸟的肉剃了下来,生着吞吃进了肚子。虽然有点腥,不过别有一番味道,梁风并没有感觉难吃。
梁风不紧不慢的吃饱了肚子,他知道荷兰人不会追上自己了,可是自己现在也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三水镇和洄河镇。
看看天空的太阳,这时候已经下午,从太阳落山的方向判断了一下方位,他开始慢慢的向洄唐镇方向摸去。
在丛林里虽然也能看见太阳辨别方位,不过大部分都是遮天蔽日的大树,他观察的也只是个大概方向。
这时候发现了一条河流,梁风大喜,这些河流都流向低处,也许会流向洄河,他顺着河流沿岸慢慢的向外走。
走了大约两里路程,还没有发现洄河镇,梁风心中着急,又有些慌……
是不是这条河流向别处,自己越走越远了方向?
这时,天空起了阴云,太阳躲进了云层,空气湿热沉闷,感觉要下雨。
南洋岛的气候有个特点,通常上午晴空万里,下午或者傍晚突然一阵暴雨袭来,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梁风不想被雨淋湿,他看不见太阳,没法辨别方位,身边也没有指南针。
这时候,梁风心里真的有些着急了……
他思索着如何找到洄唐镇的方向,以自己的位置坐标判断,洄唐镇应该在西方,可是现在没了太阳,找不到西方在哪里。
梁风在河边站住不动了,不想盲目的走下去,他想从这些热带雨林里的植物中,寻找一些方向的线索。他开始感到有些焦虑,不知道该如何走出这片迷宫般的雨林。
梁风静静心神,平息一下心情……
他突然发现丛林里的一个特点,一些古树的树洞大致都在一个方向。而且这些大树的树皮也有明暗面,背阴的一侧树皮比较厚,向阳的一侧大树树皮比较薄,这是光照的原因造成的。
背阴的大树根部潮湿,更容易腐烂成了树洞。树干上的苔藓和青苔都集中在阴面一侧,那是北面……
他一下子找到了辨别方向的办法,这些大树的阴面是西方和北方,向阳的一侧是东方和南方。
梁风拿着枪开始朝着西方走去!
他不再沿着河流行走,一边往树林里走一边观察这些古树的特征,居然没有走偏,他的判断非常合乎逻辑,于是,丛林里穿梭,一路向西!
走了一会儿,天空阴的越来越黑,看样子要下暴雨。
梁风不想被雨淋,他砍下一些棕榈树皮,用猎刀裁剪几下,做成了一件蓑衣。
这件蓑衣既可以防雨,还可以作为潜伏伪装的隐身衣,穿着一堆烂树皮趴在草丛里或者躲在树林里,不易被敌人发现。
梁风喜欢观察研究,自从上次雅加达丛林里遇险,现在已经懂得如何更好的利用雨林植物生存。
在雨林中生活,学会使用棕榈,是一堂最起码的野外生存课。
因为棕榈科的植物,可以食用、可以做衣服、棕榈树叶和树皮还可以搭建木屋时候做成屋顶防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棕榈科植物种类很多,我们熟知的椰子树也是棕榈科植物。
菜棕的嫩芽和嫩花可吃、树干里富含淀粉的西谷椰子可以补充体力,还有能补充葡萄糖的糖棕,这些都是人类在丛林中的食物,都属于棕榈科植物。
那些棕榈科棕榈属树木的主干,常常被不易脱落的老叶柄,和密集的网状纤维所包裹,而那些成片状的网状纤维,叫做“棕片”,将其缝合在一起,可做防水的雨衣。
我们熟知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里的那个钓个寂寞的老者,身上披的就是蓑衣……
在我国南方,农人和渔夫穿着的蓑衣,一部分是用蓑草制作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用棕片缝合而成的,这些棕榈树皮做成的蓑衣百年不烂。
棕榈科蒲葵属宽大的叶子由强韧的纤维构成,并且在表面覆有一层蜡质,这样的叶子结实且防水,可用它搭建临时的住所。
那次雅加达小岛上丛林里,黄宇栋就是指挥大家用棕榈树叶做的木屋房顶。
而且把棕榈树叶铺在丛林地面上,用于隔绝地面上的昆虫和防潮,效果很好。
梁风拿着步枪,披着蓑衣,还真的就找到了洄唐镇附近。
这时,突然,树林外传来一声枪响,接着枪声大作。
看样子枪响的地方就是洄唐镇!
梁风加快脚步向着枪声方向跑去,他以为陈二爷和义军战士们突围和荷兰军队交火。
梁风气喘吁吁在棕榈树林里奔跑,终于,眼前一亮!梁风走出了丛林,并没有遇见刚才那些荷兰士兵……
他趴在地上悄悄的观察,看见了远处的洄唐镇!
洄唐镇果然有人在开枪交火!
他仔细一看,却看见了他的妻子刺灵珠!
刺灵珠躲在不远处的大树后,举着步枪正在朝着镇子附近的荷兰军队开枪……
刺灵珠的身后不远处树林里,椰子树上还拴着一匹马……
原来,刺灵珠到了三水镇就买到了马,那里华人很多,听说是要买马打荷兰人救义军战士,那个马的主人基本没要什么钱,就把最好的马给了刺灵珠。
刺灵珠在同心湖的望乡亭久等梁风不至,她心急如焚!
刺灵珠挂念梁风的安危,安顿好雷霆在一个华人家里躲避,单枪匹马来救他的丈夫!
夫妇同心,其利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