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吞并苏毗、羊同,恐成西南大患。”
“蛮夷慕我天朝,不足为惧。”
另一桌身着圆领袍的人谈论着科举,“房相奏请增设明算科,或要考《九章》《周髀》。”
“听闻今岁进士科加试边防策论。”
“纵通经史,不若将作监招木匠,日给粟米一升、盐三合,反能养家糊口。”(就算一个人精通经史典籍,却还不如去将作监(古代掌管宫室建筑等的官署)应聘做木匠,每天能得到一升粟米、三合盐,反倒能靠此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纪由听这人讲话酸溜溜的,盲猜是落榜的文人。
他们谈论的内容既有国家大事,亦不乏文化逸闻。
没有人限制他们的讨论内容。
不仅是饮茶之所,更是信息交汇、文化碰撞的公共空间,堪称大唐盛世的微观缩影。
小二迈着轻快的步伐,将茶水端了上来。
纪由的目光落在面前杯子里那奇怪的糊状物上,凑近嗅闻。
一股复杂的味道钻进他的鼻腔,其中有淡淡的茶味打底。
又混合着明显的葱的辛辣味。
橘子皮的清新果香也在其中,以及隐隐约约大枣的甜味。
这几种味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奇特气味。
纪由端起杯子,浅尝一口。
这一口下去,各种滋味在舌尖上瞬间炸开,口感实在难以描述。
浓烈的味道冲击着味蕾,咸味、甜味、酸味、辣味在口中展开了一场混战。
每一种味道都不甘示弱,争先恐后地想要占据主导。
几种味道相互碰撞又交融,让纪由的表情瞬间变得十分精彩。
发明这种茶的人一定是天才。
袁天罡注意到自己祖师的表情不善解释道:“这些茶多为茶饼,单纯的茶叶煮出的茶汤可能口感较为苦涩。”
“茶汤有养生功效,喝了能强身健体。”
纪由点点头,“你是不舍得花钱点贵一点的是吧?”
“我看旁边那桌的人茶汤就很澄澈。”
纪由凑近他:“你太让我失望了。”
袁天罡以相术、易学等方面的高超技艺闻名,在当时社会地位较高。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
找他的人多为有一定经济实力者,为求准确预测和指点,往往会给予丰厚报酬或馈赠。
袁天罡:“......”
“弟子没有。”袁天罡辩解:“弟子是想祖师特意来此地是想领略风土人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说完为了应证自己的大方,立马叫了小二每种茶点了一杯。
纪由等袁天罡付完钱才唉了声,“我跟你说笑呢。”
袁天罡:“呵呵。”
“您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