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多谢大人。”(2 / 2)

“是被我所杀,没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捕头脸色微变,但接着说:“多谢大侠仗义出手!原来这是一名朝廷正在追缉的江洋大盗,害了几十条人命,居然偷偷窜到了京师附近。”

“此人在暗处图谋不轨,后果不堪设想。大侠你真帮了我们的大忙。”

**满意地说:“举手之劳。”

“路不平自然有人铲,事不平时必有人管。我一向爱打抱不平,既然遇到了这种人,怎能坐视不管。”

双方互相谦让几句,暗中达成了默契。

**用眼神示意李文远:“既然杀了恶贼,我们能走了吗?”

“当然可以。”捕头连忙做了个手势请他们离开。

“多谢大人。”

众人行礼后大摇大摆地离开了。李文远跟在后面,回头看了看忙碌收拾 ** 的衙役。本来以为事情会费些口舌,甚至需要用身份压人,没想到这么顺利。

---

夜深人静,马车声响彻空旷街道。

**手中拎着腰带随意甩动,步伐从容。

李文远主动解下自己的腰带给对方:“陈督尉,我家太远了,你就系我的带子吧。”

“怕什么,又没人看见。” **摆摆手,接过革带。他外袍失去了束缚,像个大布袋子般随风鼓起。“要么咱们换一个?”

这是赢雪儿娘家带来的珍贵材料做的革带,材质稀罕无比。金制扣件至少半斤重,嵌着红翡翠,相当昂贵。想到这,苦力拿到手之后估计什么难关都能度过吧?

“好吧。” 李文远爽快地拿了过来说。

韩飞主动帮忙给 ** 系上普通腰带。

这种叫‘绅’,只有贵族和有爵位的人能佩戴。

“早前没问李兄你怎么就料定那个姓陆的必死无疑呢?”

整理了一下腰带,**问道。

“这没什么难的。” 李文远回答,“当时我正面向那边,前后看得很清楚。”

“那苦力挨了一耳光却捂心窝,明显藏着凶器。所以我推断出他怀揣着绝志。”

**点了点头,确实没留意到这些细节。

“可对方三个都壮硕,他就单枪匹马来 ** ,你怎么认定他会得手?” **又问。

李文远笑着回应:“很简单,那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彪悍,但实际上软骨头。真正打起硬架来跑得比谁都快,都是虚勇。”

“再看苦工,他家里贫困不可能离得太近,深夜赤足而来催讨血汗钱一定急于救命。如果拿不到,全家都要饿死了。”

“二人的搏斗中,一方体力、速成、技巧与勇气、意志都有胜算。”

**不禁钦佩,拍手称赞:“李先生真是一将门之虎,见解独特!” 韩飞也敬佩地点点头。

心思如此细腻、谋略过人、洞察入微,确实是难得的人

陈廷微微一笑,眼神温和:“智者考虑千次,总有失误;愚人考虑千次,总有一次正确。”

“这只是察言观色罢了,谈不上什么本事。”

赵良的脸色突然变得有些怪异。

李左车在被俘后与韩信有过交谈。

推辞不过,他才说了这段关于“智者千虑”的话。

没料到这么快就被人提起了此事。

赵良顿时意识到一个问题。

蒯彻指望不上了,他不过是文青一枚,顽固不化。

但李左车和韩信相识已经整整早了十年!

不出意外的话,韩信定将名垂千古。

这师徒俩在十年间的交流不知能产生多少典故和文章。

教科书岂不是会更加厚实?

“府令陈兄,我也有一事请教。”

李左车发现对方走神,并未立刻打断。过了一会儿,他恭敬作揖。

“李兄请讲。”赵良豪爽回应。

“今日之事,你为什么一定要救助那位义士?”

“萍水相逢,无亲无疏。”

“不仅揽下此罪责,还把值钱的带钩赠送给他。”

李左车心中疑惑已久。

这赵良的行为难以理解,得搞清楚才能更好地应对。

“哈哈,”赵良笑道:

“若说是因为我乐于行侠仗义,你们怕是不信。”

他指着自己:“我也不信。”

赵良斟酌着说:“那义士当时的眼神黯淡,毫无生气。”

“我能承受得了这个吗!”他接着道。

“我是为了让秦国百姓眼中重新充满希望。眼里有光就有希望,再多艰难都能跨越。反之,一旦眼中失光,国家恐怕难逃崩塌乃至 ** 的命运。”

说到此处,他的语气逐渐加重。李左车听罢倒吸一口凉气,惊愕万分。

原来此人也看清了秦朝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