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婶,四嫂,只要能吃就行了,何必管从何处看到的呢,四哥本来就比我们聪慧,说不定他自己研究出来的呢?”
安织桐听后微微颔首:“阿彩说的是,他的确善于钻研。”
就如同此次汹涌而来的蝗灾一般,其规模之大、危害之重,完全超出了人们以往对于灾害的认知。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众多人皆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困境之中。
就在这片愁云惨雾笼罩之下,唯有江叙白一人挺身而出,想出了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绝妙办法来对抗蝗灾。
不仅如此,当他抵达晋阳后,更是迅速地融入到当地的官员和百姓群体之中。
更为惊人的是,在即将迈入寒冷冬季之际,江叙白竟然成功地组织起力量,将那些被蝗虫肆虐得满目疮痍、空空如也的田地重新播种上了耐寒耐旱的农作物。
这一系列举动,可谓是一项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每一件事都彰显出他作为一名经世之才所具备的超凡能力。
而小蔡氏每每听到安织桐和江叙彩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江叙白毫不吝啬的夸赞时,脸上那满意的笑容便从未消失过。
此时此刻,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朝堂之上,关于晋阳灭蝗之事已然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在晋阳府内,由家禽组成的特殊“部队”已经圆满完成了它们消灭蝗虫的重要使命。
江叙白果断下令,让胡越以赈灾救济之名,将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家禽按照每户的实际情况公平合理地分发给受灾的百姓们。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家禽后续的安置问题,同时也为受灾群众提供了一份额外的生活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百姓们对江叙白可谓是感恩戴德到了极点!然而,面对这样一位年轻有为且一心为民的官员,他们一时间竟不知该用何种方式来表达内心深深的谢意。
尤其是那些曾经与江叙白一同并肩作战,抓捕蝗虫以及辛勤种地的百姓们,更是激动不已,纷纷簇拥着江叙白,不住地向他连连作揖行礼。
江叙白自然明白这些百姓们心中满溢的感激之情,但他深知这份功绩并非只属于他一人。
而且自古功高盖主就不是什么好事,他江叙白才不会做这样的傻子!
于是乎,他当机立断,吩咐身旁的吴越赶紧去寻觅当地的读书人士,并取来一块长达足足十丈的布匹。
接着,他邀请晋阳城中的众多读书人共同书写一封万民书于这块巨大布匹的最前端。
而后,他招呼百姓们依次上前,在这封万民书上郑重地签下各自的姓名。
要知道,许多百姓终其一生或许都未曾握过笔杆。见此情形,江叙白立刻安排人手在一旁耐心地教导他们如何写字。
尽管这些百姓们写出的字迹大多歪歪斜斜,不成模样,但那一笔一划之间所蕴含的认真态度却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