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听说蒙古的达延汗正率军南侵,是吧。”
他的话语犹如一针见血,瞬间点燃了朱元璋的怒火。
朱元璋拍案而起:“我这暴脾气,总是心怀怨念。这达延汗代表了什么?朱厚照曾问过,你先前不是打算亲自去征战吗?” 朱厚照听到这话,眼神闪烁:“没错,我意在御驾亲征,那个达延汗,不过是个小小的蒙古王子。”
“他竟敢轻视我大明,是对汉人尊严的侮辱,我必亲征,让他尝尝被俘的耻辱。”
朱元璋赞许地点点头:“好,朱厚照,你这小子,颇有我朱家的气概。”
毕竟,大明的帝位都是源自您啊,朱元璋心中暗想,接着道:“既然你有此决心,朕便允准,你亲自率军北上,去捉拿达延汗。”
“记住,我要亲眼看他受尽折磨,皮肉剥离,生吞活剥。”
朱元璋盯着朱厚照,话语中充满狠辣。
“遵命,太祖。”
朱柏转向蓝玉和于谦,沉声道:“蓝玉,于谦,你们二人率领部下,随朱厚照出征,目标明确,达延汗。”
朱厚照领军北征达延汗的决定,得到了坚定的支持。
“若朱厚照能胜任,你们只需旁观,若形势不利,便出手相助。”
然而,有一项任务至关重要:“达延汗必须生擒,以便向陛下禀报。”
众人都点头领命。
在强大的大明龙骑和修仙军团的协助下,这场战役的胜负似乎已成定局,仿佛不可能失败,这几乎是一场对朱厚照实力的极限检验,而非挑战。
朱柏对此毫不怀疑,坚信自己无需担忧任何意外。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朱厚照在三天后带领五万精锐部队离开了首都。蓝玉和于谦的部下紧随其后。
朱元璋则在朝堂上,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严肃地审视着,“这些琐事都处理不好,你们大臣的存在有何意义。”
他赞扬了朱厚照对自杀案的调查,尽管县令媳妇的介入显得有些奇特,但也算得上公正。
朱元璋整日忙碌,修仙体质让他能不分昼夜地批阅奏章,直至朱厚照出征已过去三天。
朱柏原计划留在宫中,毕竟此次副本难度不大,有蓝玉和于谦坐镇,局势应无忧。
然而皇宫生活太过沉闷,处理政务和审问大臣的工作,他的父皇和兄长们早已胜任。
作为湘王,朱柏意识到自己有更深远的责任,于是决定随军出征,亲历这场战役。
按照历史记载,朱柏深知那些记载往往有失偏颇。
双方五万人马的对决,不可能只有几十人的伤亡,这明显不符常理。
据《武宗实录》记载,蒙古军队的兵力估计在三到五万之间,但损失轻微,仅损失了十六名士兵。而明军五万损失五十二人,这显然过于荒谬。
朱柏心中充满好奇,想要亲眼见证应州之战的真实情景。
半个月后,朱厚照带领的大军抵达应州,得益于朱棣当初的决策,从京城至应州的行军路线和补给都相对便捷,为这场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这次,蒙古人的行动显得异常诡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