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收服安宁河各土司(2 / 2)

“旅长大人,小人乃是蒙古土司巴雅尔,听闻大军到此,小人特来拜见,愿大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巴雅尔光宝气,十分尊贵。

“托各位土司大人的福,我军非常顺利,各位土司大人非常支持。”鲜于人礼起身,拉着巴雅尔坐下。

巴雅尔哪敢先坐,非等鲜于人礼坐下,自己这才缓缓坐了。“蒙古族人能歌善舞,小人今天都带来了木棉花府,请大空允许小人们为大人表演。”

鲜于人礼见十多个男男女女,开始舞动起来,动作大开大合,优美潇洒,体现着蒙古民族草原生活的壮美,鲜于人礼和众人都十分喜欢。

“大人,我听人说,安民军其实就是当年八大王的队伍,你们和咱们蒙古人,都是明朝的死敌,小人愿意为大人扫平安宁河以西各地,不知大人意下如何。”原来这蒙古人是当年随着兀良合台进军云南的旧部,蓝玉征服云南后,这些蒙古人便沦为了人下人,自然十分恨明军,视安民军为解放者。

“这安宁河以西,有多少部落?”鲜于人礼问道。

“回大人,安宁河以西,大大小小有一百多个部落,大的有众几万,小有只有几百,我蒙古盐源部有众两万余人,能骑马的男子的7千人。”巴雅尔自豪地说道。

鲜于人礼大喜,看来这个部落已经是木棉花府以西的大部落了,有了他们的支持,安民军拿下安宁河指日可待,他一边让卫兵给李定国报告,一边说道:“盐源部乃安宁河西大部落,北渡金沙江时,蜀王殿下就嘱咐过我,一定要拜访盐源部,鲜于人礼忙于事务,将此事耽误了下来,不想土司老爷今日亲自前来,真是幸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多谢蜀王殿下惦记,小人铭记在心。”

卫兵将李定国的回电递给了鲜于人礼,鲜于人礼看后道:“盐源部加入安民军,蜀王殿下非常高兴,决定成立安民军蒙古旅,由土司老爷你任旅长,归兄弟指挥,为了保障你旅的战斗力,殿下决定,补充你旅10门火炮,炮弹若干,1千支火枪,火药若干,马刀一千把,军装两千套。”

巴雅尔听后霍地站起身边,捂着胸口挼起长袖便开唱。

“喔,伟大蜀王啊,你就是翱翔在安宁河上的雄鹰,我愿为你横断高山,我愿意为你飞越大河,我愿意向你进献草原最强健的骏马,我愿向你进献神山最美丽的格桑花。”蒙古人拍马屁就是这样肆无忌惮。

在座的土司无不面露羡慕之色,安民军对盐源蒙古部这样的补充,基本宣告了盐源蒙古部在安宁河的老大地位。

一个蕃人(后世叫藏族,当时叫蕃族)土司罗布顿珠急忙站起来道:“尊敬的旅长大人,我是柏兴千户罗布顿珠,罗布家有数不清的牛羊和粮食,愿意献给大人。”鲜于人一边接待土司一边再次请示李定国,不过李定国刚刚回完电报后便出去忙事情,只有樊一蘅代下命令,基本同意了各方土司的请求。

“罗布土司老爷十分慷慨,我代表蜀王殿下,愿意赠与你火柴和农具专门销售权,同时赠与你各类兵器若干。”

“感谢蜀王殿下,感谢旅长大人。”

李定国回来后,非常担心樊一蘅的政策导致安民军收入减少,樊一蘅认为,能从这些地区获得稳定的统治和一些资源足够了,而且用利益均沾的方式,能够将双方牢固地联系在一起,李定国将信将疑,难道不应该用信仰将大家联系在一起吗?

就这样,实行利益均沾政策,鲜于人礼竟然轻松地将木棉花府周边的土司拉拢在一起,安民军在木棉花府地区的统治稳定了下,木棉花府地区为安民军提供了粮草、兵员和铜,甚至在木棉花府西北几公里,发现了巨大的露天铁矿,附近找到了煤矿,李定国大喜过望,连忙派遣人来建设钢铁厂,整个木棉花府一片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