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妈和小寒都愣了一下。
多多长高了不少,有一米了,摆脱了婴儿肥,看着亭亭玉立,是个小美人胚子。此刻秀气的眼睛望着她姥姥。
小寒妈刚想张口反驳。
“妈,说过的话,泼出去的水,不要轻易往回收,收不回来。谁都说错过话,做错过事,又不是不能饶恕,承认了就好了。”小寒提醒。
小寒妈舔了舔嘴唇说:“多多,你不多余,你是个好孩子。你妈常说你可爱。你不但可爱,你还善良,懂事。姥都看得真真儿的。姥以前说错你了,你能原谅姥不?”
“姥,我不生气。我妈妈说过,是因为我可爱,她想生多多的像我一样可爱的孩子,所以才叫我多多。”多多认真的说。
“对。你妈说的对。”
多多开心的笑了。
“我们多多可真好看。”小寒妈忍不住夸,可不像个农村小孩。
几个男人背着家里的女人一通忙活,直忙活到腊月根儿,才算是有点眉目。
“咋样了?”小寒问于千岩。
“邱书记丢了几份重要的文件,证实是当年孙丛在他家偷走的。并且交给了外国的间谍,出卖了国家利益,肯定能重判。”于千岩说的轻描淡写,小寒听的直啧舌。
但是对于这种恶人,也算是替天行道了。
1977年春天,许三炮纵火、杀人未遂,被判刑25年,送到兴安岭深处劳改去了。
孙丛被判处了死刑,同年六月执行。
小寒终于是舒了一口气。
10月份迎来了两个好消息,秋荷结婚了,嫁给了小闻大夫。
两人在平山村安了家。
小寒自己出钱多盖了两间房,是留给秋荷的,是她永远的后盾。
另一个好消息就是,恢复高考了。
知青们全都轰动了。
冷明给全县的知青全放了假,有条件的回家备战高考,没条件的留在知青点备战,全额发放补贴,不用参加劳动。
平山村的夜校改为请高中老师来讲题,每天讲一到两科,感兴趣的知青可以来听,几乎场场爆满,别的知青点的知青也都闻声赶来了。
“小寒,这些习题集是给我的?”何娅娅翻看着摆在炕桌上的习题集,露出火热的目光。
这是程庆找到的,明宇和三元熬夜给抄的。
“只有这一份,你拿去之后赶紧抄,抄完再传给别人。”小寒说。
何娅娅感动的不行,连连点头,“我立刻抄,我拿回去,和他们一起抄。”
小寒笑着点头。
小寒拿到这份习题集的时候也是挺吃惊的。
“你从哪搞来的啊?”小寒问程庆。
“我师傅的女儿今年上高三,他们老师神通广大,说是从省里找来的。我就借回来抄了。姐,你脑子好,你看看,你也去考个大学。”程庆眼神热切。
“我带着四个孩子上大学啊。”小寒看着数学习题集上的数字都脑袋疼,当年她可是艺术生,不就是为了不学数学嘛,“我可不想动这个脑筋了,我拿回去给你姐夫吧,让他学吧。”
小伍和程庆互相看了一眼。
“姐,我现在挣的钱比咱们蹬三轮车收废品的时候多多了,你咋花都够,孩子们咋花都能够。”小伍说,“你说咋整就咋整,随你。”
小伍如此自信,小寒最是高兴了。
“行,姐知道了。我们小伍最棒了。”
其它孩子们都忍不住抬头看小寒。
“咳,明宇也棒,你们都很棒。这以后能考大学了,你们好好学,姐供你们上大学。”小寒挨个夸赞,就像燕子妈妈回巢时挨个喂张着嘴的小燕子一个样。
孩子们都纷纷点头。
明宇已经跳级到六年级了。
小寒把习题集拿回来,先让于千岩抄了一遍。
主要是看看有没有错误,毕竟明宇和三元还是小学生,抄错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你想让我去考大学吗?”于千岩问小寒。
“随你。”小寒笑,孙丛解决了,命运应该是彻底扭转了,上不上大学都没什么了。
“那我不考了。”于千岩说。
“不行。”小寒立刻否决。
“你不是说随我吗?”于千岩笑。
小寒生气。
“好好好,我去考。”于千岩举手。这哪是随我,这是随你心意。女人心,海底针。
小寒这才绽开笑脸。
小寒婆婆为了让他能有好的学习氛围,把孩子们都接到她家去了。
“时间紧,任务重。别让孩子们打扰小岩看书,你董婶送的鸡汤你让他多喝点,那是补气的。还有秀丽拿来的枣,你让他每天吃上三颗,补血。你也别忘了吃,你这会儿也是用脑子的人。”小寒婆婆认真叮嘱。
她大儿媳妇现在可不得了,自从那幅画登上了晚报,记者来,领导来。
更远处的学生都专门转过来念书了,就为了来和她学画画。
其他学校都不知道来挖过多少回了,连她家的门槛都被踩破了快。
这回来的可不是媒婆,那都是各个学校的校长啊!
“妈,辛苦你看孩子了。”
“没事,他们都听话着呢,再说了,白天都去上学了,不累挺。”小寒婆婆摆摆手走了。
平山村的人自觉把音量降了半个调,说起话都轻声细语起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