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件似乎使对皇帝的不满情绪转变成了直接的反抗。
在缺乏坚强领导的情况下,朝廷分裂成派系,取代他的密谋开始形成。
不用说,密谋者的动机并不是崇高的理想,也不是对皇帝行为的道德上的不安。
自从同于谦的关系不断恶化的石亨将军不但有野心,而且为人爱抓权,又贪得无厌。
他与于谦的纠纷从一开始既是他自己的贪污行为造成的,更是他的亲戚和食客们的这类行为引起的。
京师卫戍部队的都督是石亨的助手。
宦官曹吉祥也有类似的野心,他自认为是一个新的王振,在以后的时间中证明他是一个极为腐化和不值得信赖的人。
他的周围也是一些贪污腐化的亲戚和助手。
徐有贞从没有忘记他在土木之变以后所受的冷落,他野心勃勃,希望利用朝廷的不安气氛,试图取得最高的权力。
还有都御史杨善,他曾把被监禁的留学生带回来,却从没有得到应得的封赏。
死了儿子、媳妇,再加上自己的身体也越发不好的朱祁钰,开启了更加严厉的反抗。
朱祁钰一方面严厉压制奏请复立沂王为皇太子的官员,同时严密防范朱祁镇在南宫的活动。
他总把朱祁镇看成是一个隐患。
而在朝廷中也确实有这样一种倾向,有官员他建议朱祁钰把沂王出至沂州,增高南城数尺,伐去城边高树,南宫宫门的锁则灌上铁。
朱祁钰表面上要显示自己的宽厚,要笃亲亲之谊,把徐正谪戍铁岭卫。
实际上则更警惕地监视着南宫,把南宫及其附近的树木皆砍伐掉。
但是这帮人的机会在景泰八年初期来临了,当时皇帝得了重病。
他不能上朝听政,新年的庆贺被取消。
以兴安为首的宦官们试图掩盖皇帝病情的严重性,但消息泄露而让密谋者知道了。
密谋者既掌握了石亨和曹吉祥控制的军事机器,又得到了徐有贞、杨善控制的都察院的支持,于是集合了四百名禁军,赶到北京南城原来的皇帝的居住地。
让惊讶的留学生坐上轿子进入皇宫,他们在这里“夺门”,让他登上皇位,并召集了高级官员。
在官员们平静下来以后,新登基的皇帝就上朝了。
朱元璋摸索着胡须:“这皇太后还是有本事的。”
背后的密谋者身份稍微一猜,朱元璋就能猜出来。
“这就是一次纯粹的政变。”王布犁看戏似的瞥了一眼朱棣:
“立朱祁钰为帝,使处于混乱和极度危险的国家趋于稳定,而此时的政变则是一次引起大量牟取私利和追求官职的政治机会主义的行动。
不用想数千文武官员从提升中获益,其中的主要人物将在下一代皇帝时期形成统治小集团。”
朱棣此时面色发白,他自己就是政变上位的,只不过说的好听是靖难。
如此一来,我这个明太宗岂不是跟唐太宗一个开个好头?
与此同时,原来的景泰帝被贬为王爷,被宫中的一名太监勒死,朱祁镇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他死了。
在发动了一场精心策划和迅速完成的政变以后,第一件要办的事情就是算旧帐。
报复和仇恨似乎是新政体的主要动机。
在前一皇帝统治时期已有牢固根基的领导集团遭到彻底而残酷的清洗。
留学生上位的第二天,就立即抓捕了于谦等一大批臣子。
被赞为明朝救世主的于谦被指控为严重叛逆,这些人甚至要他受凌迟处死之苦。
但是,大仁大义的留学生皇帝朱祁镇最后减轻了对于谦的判决,他与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王文及四名大太监(朱祁钰的班底)一起被公开斩首。
看到这里,朱棣便有些坐不住了,他连忙站起来指着被斩首的于谦,一脸不可置信的道:
“妹夫,他这个重新当上皇帝的人,竟然杀了给他擦屁股的于谦?”
看到如此破防的朱棣,王布犁摊摊手哼笑一声:
“老四,你重孙子办出来的操蛋事,问我?”
“合适吗?”
朱元璋也整个无语住了。
朱家这两个皇帝完全被底下的臣子给裹挟了,哪还有一点帝王之气?
如此的操作,朱元璋觉得自己这个后代必定会被史书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过对高级官员这样广泛的清洗以后,政变导致了职务的大量提升和变动。
政变的主要策划者徐有贞被任命为首席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同时封为武功伯;
为首的将军石亨被封为忠国公。
他的臭名昭著的侄子石彪被封为侯爷;
宦官曹吉祥被提升为司礼监提督太监,这样就成了宦官集团的首脑和北京京师卫戍部队的总指挥。
他的养子曹钦被封为伯爵,几个侄子都担任了大明高级军官。
其他的政变参与者也得到预期的封赏。
除了这些有名的人物外,一批次要的合作者和追随者也要求并得到了爵位或职位,其滥封的程度甚至引起了朝廷和整个官场的普遍不满。
朱棣重新坐下去,觉得自己对于孙儿的皇后挑选还是不够严谨。
竟然会搞出如此大的事情来。
一时间全员沉默,面对如此局面,没有人言语。
朱元璋倒是看多了朱家子嗣的骚操作,但是这件事绝对是排得上号的。
好消息是过了三年徐有贞被发配云南,石亨等人都被下狱处死,曹吉祥竟然还想谋反。
“好好好。”
看到这里,朱元璋都忍不住气笑了:“这帮人果然不是什么好货,这么快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什么味大明好,才舍弃生死去帮助朱祁镇复辟的。
一个个全都是为了自己汲取利益。
朱元璋眉头紧皱:“朕百思不得其解,于谦都是兵部尚书,还一手整理了京营,他怎么就能按兵不动呢?”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