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试点推行(2 / 2)

范雎先赴咸阳,深入市井体察民情。

咸阳市集上,一群商贾正围着税吏,认真聆听新政。

"新法按货值分级征税,"税吏耐心解释,

"比如你家去岁货值三千,按新税则只需六十,比旧制轻了一半。且只征一次商税,其余杂税皆免。"

"当真?"

一个经营丝绸的商人难掩喜色,"那我等再不用在各关皆纳税了?"

消息迅速传遍市集,商贾们奔相走告,面露喜色。

多年重复征税之苦,终将结束。

然变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在陇西,工匠们对新的分级制度提出疑虑。

"大人,"一位铸剑师抚着胡须说,

"我们打造兵器,时有订单时无活计,这岁产该如何核算?"

范雎立即召集官吏连夜商议,最终定下。

对于季节性工匠,按旺季产值六成计算。

北地的农户们也遇到了难处。一位老农愁眉不展地说。

"新的造册太过繁难,我等不识文字啊。"

范雎当即命人简化册录,并派文吏定期下乡协助。

三月后,首批试点的成效令人振奋。

"禀署长!"

王诚兴冲冲跑来,

"咸阳商贾增了两成,新开铺户就有三十余家。更妙的是,虽税率降低,因市井活跃,税收反而增加了!"

"陇西也传来喜讯,"李明补充,

"新设作坊十余家,都是为优惠而来。工匠们说,如今负担轻了,终可专心技艺。"

范雎欣慰地点头,随即组织幕僚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方案细节,为推广全国做准备。

在税制署的大院里,几处临时校场上人头攒动。

来自各郡的税吏分批受训,范雎亲自讲授。

"新税制当以'简、公、明'为要。

简者,程序简明。公者,赋税公允。明者,政令明晰。

记住,尔等不只是在征税,更是在为秦国强盛播种。"

及至深秋,当范雎向秦王呈递试点总结之时,院内老梅已结满果实。

"陛下,"范雎恭敬道,

"三地试点已见成效。商贾负担减轻,税收更趋规范,黔首反应良好。臣请开始在全国推行。"

秦天仔细阅读竹简,面露欣慰之色。

"准!就依你所奏。此番变法,定要办成利国利民之善政。"

随着变法推进,新的难题不断显现。

有的郡县反映税率等级分划过粗,范雎便增设了中间档次。

有的地方担忧税收骤减会影响府库收入,他又设计了徐进式调整之策。

"变法贵在精准。"范雎在朝会上强调,

"既要恪守原则,又要因地制宜。商贾规模悬殊,不可一概而论。"

变法之势已遍及秦国大半郡县。

这日,秦王微服私访,来到咸阳城的上市。

市井中铺肆林立,来往行人摩肩接踵。

不少新开的商铺门前皆悬挂"新税从简"的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