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陆地剑仙算个球!(2 / 2)

皇后双手撑着桌子,满眼愤怒和悲伤。

爷爷的死,就这么完了?

皇城司居然说事供奉杀的。

这时候,有宫女战战兢兢的跑进来禀报:

“娘娘,孙青和孙毅求见。”

皇后深呼吸,平静下心情,挥手让他们进来。

没一会儿,一脸沉痛的孙青和孙毅进了大殿。

“参见皇后娘娘。”两人拜道。

孙青是皇后的哥哥孙能之子,孙毅是皇后的弟弟孙超之子。

目前,孙能执掌吏部,是吏部尚书。

孙超执掌御史台,是御史中丞。

“是你们的爹让你们来的?”皇后沉声问。

“是。”两个小辈恭敬的回答。

为了避嫌,孙能和孙超很少来看望皇后。

以免有后宫与大臣勾结的嫌疑。

“你们的爹,怎么说?”皇后沉声问。

孙青皱了皱眉,道:

“爹说这事情有皇帝插手,暂时只能以静制动,要保住孙家的家业,不要给皇帝留下把柄。”

“所以,让……让我们小心谨慎,不……不要有行动。”

皇后冷冷一哼道:

“你爹还是那个软弱的德行。”

“孙毅,你爹怎么说?”

孙毅颔首道:

“我爹与大伯一个意思,他说御史台已经有人在寻找孙家这些年的罪证了,这是要整垮孙家,这时候,不能大动作。”

皇后的面容更冷了,讥讽一笑:

“孙家就没有一个有骨头的了吗?”

“爷爷被人害死,他们只知道自保?”

孙青和孙毅对视一眼,朝皇后道:

“姑姑,我们听你指挥,一定要为老祖报仇。”

“我们堂堂孙家,不能就这么算了。”

皇后眼睛一亮,看着着两个晚辈,缓缓点头道:

“很好,孙家人还有血性。”

“你们听我说,孙家,未必没有机会……”

两个人仔细听着。

皇后一字一句的安排。

……

还有十几天,就年关了。

皇帝叫了今天最后一次大朝会。

在京的官员,几乎都要去。

徐天一袭雪白蟒袍,走在御道上。

这一次,左相张居正与他并肩而行。

“丞相大人,是不是有啥话要问?你尽管问,答不答就是我的事了。”徐天笑道。

“观你行事,比徐枭更有心机更狠更不计较后果。”张居正淡淡一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呢?”徐天挑挑眉。

“所以,未来的北凉王绝对不能是你。”张居正冷冷道,“你将是乱世之因,老夫知会你一声,老夫决定阻止北凉世袭罔替,你转告徐蛮子一声。”

“丞相还是向着赵家啊。”徐天轻笑道。

“老夫向着的是天下的百姓。”张居正轻哼一声。

徐天云淡风轻的一笑。

他是相信张居正的话的。

这个为天下寒门弟子竖起一扇门的相国,是真有那无私之心。

徐天心中是佩服张居正的。

他一生坦坦荡荡,不为自己而活,只为心中理想,称得上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就是徐枭,后来与他一直对立。

但说起张居正,徐枭都是赞美之词。

徐枭在京城耀武扬威的时候,也从不去找张居正的麻烦。

“丞相为天下百姓,这里可包括北凉?”徐天含笑问。

张居正一愣,停住了脚步。

徐天冷笑而去。

今日大朝会,并未有实际上的事情。

都是年关了,皇帝做了总结报告似的,嘉奖了一些人。

不过,中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御史台有个御史,弹劾御史中丞孙超。

看上去,是自己人弹劾自己人。

不过,皇帝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说:

“都要过年了,大家都轻松轻松,所有事情,等过了年关再说。”

“你们不累,朕也累啊,普通百姓这时候都不忙活了呢。”

群臣附和着笑。

大朝会就在一片祥和中结束。

徐天嘴角是冷冷的笑意。

皇帝,要对孙家下手了。

下朝后,寒风呼啸,吹在御道上。

有两个人一直死死盯着徐天。

徐天早就注意到他们了,吏部尚书孙能和御史中丞孙超。

心想你们别把仇恨往我身上撒啊,有种你们去找皇帝啊。

御史中丞孙超,直接朝他走了过来。

“徐天,你害死我爷爷。”他愤怒的扑上来。

一拳砸向徐天,被徐天一把抓住。

这种书生,哪是徐天的对手。

“有种你杀了我,你不是在金銮殿前斩杀过王爷么,再杀一个二品大臣又算什么?”

他愤怒的咆哮。

接着,他近徐天小声道:

“世子,下朝后,绿子亭一见,对你北凉的大好事。”

小声说完这个,他愤怒的要咬徐天。

徐天毫不客气的在他脸上给了一拳。

孙超被打翻在地,鼻血直流。

徐天扬长而去。

众人指指点点围观。

孙超愤怒的爬起来,甩袖而去。

……

绿子亭,是汴河边上的一个小亭子。

徐天直接到了这里。

天还在下雪,这边白茫茫一片。

没多久,孙超来了,鼻子上还插着白布,堵着鼻血。

“世子,你下手也够重的。”孙超直接道。

徐天上下打量,搞不准这个孙超的意图。

御史中丞孙超,在朝廷也是个异类。

经常弹劾大臣,连张居正都不放过,这些年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可他还是稳坐御史中丞的位置。

为什么?

一来当然是后台够硬,来自孙家,根本不计较官位。

据说这位爷,本就不想做官,是被孙家老祖逼出来的。

二是皇帝需要这么个谁都敢得罪的人。

这些年他弹劾的人越多,名气越大。

不过,他确实拉下了几个大贪官,在民间的官声是很不错的。

“咱们开门见山吧,找我何事?”徐天问。

孙超一笑,摊摊手道:

“我要入北凉。”

“我带领孙家的一支,入北凉。”

徐天惊了。

孙超这话好比天上炸下一个雷。

孙家入北凉,哪怕是其中一支,那也是天大的事情。

北凉三州缺什么?

大量的读书人,需要有才华的文人去治理。

如今的北凉,都是从战场上退回来的大老粗在做父母官。

他们哪会治理?

徐枭为这个问题,头疼了几十年。

可北凉本就不像中原,读书人多。

好不容易有几个读书人,还进京赶考,有才的,自然留在了京城。

如果孙家入北凉。

那么,会是天下读书人入北凉的一个开端。

运作的好,会有更多的读书人入北凉。

“你说的是真的?”徐天盯着孙超问。

“当然,目前的局面你也知道,皇帝肯定是要打散我们孙家的。”孙超道,“那我还不如主动选择,而且以我这个脾气,或许还比较适合北凉。”

“你去了北凉,那你们孙家其他人会被连累吧?”徐天道。

“还能连累到哪个地步?皇帝本就要对我们孙家下手。”孙超一笑,“不过,咱们这位陛下不会对孙家下杀手的,毕竟与他一直以来标榜的仁义相悖。

我带着一部分孙家人入北凉,那还能保存一支。或许,我们在北凉,又会是一番新的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徐天揉揉眉,还是有些疑惑,问:

“你怎么确定你们到了北凉会被优待?徐枭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