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正处于关键的经济转型期,我们对新政府的开放政策持乐观态度。特梅尔总统的市场化改革方向为外资提供了更稳定的预期,我们的投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达成的。”
最后,一位《圣保罗页报》的记者站起身:“除了能源和矿业,星瀚资源是否考虑在巴西进一步扩展投资,比如制造业等其他领域?”
张建国稍作思索,微微点头:“星瀚集团一直关注全球产业链优化,如果条件合适,我们不排除进一步扩大投资的可能。”
随后记者又向巴西国家石油和淡水河谷的CEO相继提问。
发布会刚结束不久,财经媒体的头条争夺战已经展开。
《华尔街日报》第一时间发布快讯:
“巴西迎来史上最大外资投资:星瀚资源230亿美元入局能源与矿业” “巴西政府今日宣布,星瀚资源将收购卢拉油田和S11D矿区的控股权,成为巴西最大单一外资投资者。”
“此举不仅稳固了巴西在全球能源与矿产市场的地位,也意味着华国资本在拉美资源布局上取得重大突破。”
《彭博社》的新闻推送则更具市场导向:
“星瀚资源230亿美元投资,全球矿业和能源市场或将迎来新变局” “此举可能改变全球铁矿石和原油供应链的格局。”
“分析师预测,随着星瀚资源的加入,巴西的资源出口定价策略可能发生变化,亚洲市场或将受益于更稳定的供应链。”
与此同时,巴西本土媒体如《圣保罗页报》和《环球报》也以不同角度解读这一合作:
“巴西经济迎来提振,星瀚资源投资或成经济复苏新引擎” “分析人士认为,
“230亿美元的投资不仅将直接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也将带动物流、制造业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巴西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而在华国,财经媒体和投资界同样对这笔交易展开热烈讨论。
在财经论坛上,一篇题为 《星瀚资源230亿美元控股巴西油田和铁矿!这意味着什么?》 的帖子瞬间登上热榜,短短几个小时内,评论数突破上万。
网友热议星瀚的这次收购到底有多猛?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这次星瀚拿下的‘卢拉油田’是什么概念?这可是巴西最富有潜力的盐下油田之一,探明储量超过80亿桶。还定下了日产25万桶的目标。”
日产25万桶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每天光是从这个油田开采的原油产量,就能赶上全球部分小型产油国的总产量。”
“按照当前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来计算——以目前油价每桶45美元的水平,日产25万桶,相当于每天创造 1125万美元的收入。”
“日产25万桶,星瀚手里基本相当于一个小型产油国了。”
“以今年的数据来看,丹麦 的原油日产量大约在20万桶,刚果每日原油产量则在22万桶左右,而星瀚仅凭卢拉油田的区块,就能达到25万桶,足以让它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获得更高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