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二杨胡广初会面(2 / 2)

仁兄,不应过来与我们亲近,否则声誉有损啊!”

显然,胡靖的突然到来,两人还是要客气一番的。

虽然都是同科赶考的士子,这位已经名满天下的仁兄,人家主动结交,还是拘谨一些。

否则一个不好,到时候就真的要自绝于士林了。

这可不是现在,这些关于朝廷削藩的事情。

“嗨,都是稚子学童,不学那赵括之事。

再说,我胡靖交友,论迹不论心,何须在乎那么多眼光。

做哪些乌鸦学舌之事,徒增别人嗤笑!”

胡靖显然是看出来,这二人的谨慎,所以一脸真诚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胡兄,透彻!

不瞒仁兄,我二人这段时间,也是不生烦扰啊!”

杨溥看着胡靖一脸真诚的样子,颇为难受的说道。

随后,三人在那里开心的沟通了起来,本就是同科的考生。

同时也是,各个州府之中顶尖的学子,见识不凡,三人颇有一番相见恨晚的感觉。

“如今太祖薨逝,热孝未除,外藩诸使,皆聚京师。

陛下新帝御极,却是轰轰烈烈的对京营进行改革。

在下久思不得其要,不知道二位兄弟可以教我?”

胡靖跟二人谈论一段时间之后,心中对于二人的学问了然。

心中不禁暗自满意,虽然自己不是天之骄子,但是也是名师指导。

以自己的眼光,这二人也算是惊才艳艳了,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不枉费自己一番结交。

胡靖的这个动作,在明朝的科考之中属于一个正常的现象。

因为到了会试之后,殿试就是策论考试,所谓的策论考试。

就是当前朝廷之中,皇帝或者大臣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拿出来让这些士子,写一篇施政方针。

小主,

所以,这些科考的士子都会相互之间谈论时政。

二杨不觉得胡靖的这番攀谈突兀,反而还是觉得很庆幸。

这个时候的胡靖,可是天下闻名的士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明星。

那肯定就要拿出自己毕生所学,也要挖出一些干货出来,这可是一种机会。

杨溥,沉思一会儿,说道:

“在下看来,如今朝廷大政,不在边塞,而在朝内。

如今残元,经过捕鱼儿海之战,已然无力南顾,在漠北之地舔舐伤口。

但国内民生疲敝,天下万民盼安久矣。

特别是北方,在下有幸游历其中,已然是十室九空,土地荒芜,最是需要休养生息。

所以,吾认为,如今最重要的是文治,而不是武备。”

“自唐末以来,五代至宋,蒙元,要说受到伤害最严重的就是北方。

幸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神州再次回到汉家怀抱。

这些地方汉民,盼归已久,只想要个太平盛世。

所以,如今天下安稳,这些地方需要太平,恢复人口、恢复民生。

北元已经是疥癣之疾,不值得朝廷如此重视。

吾认为如今朝廷应该,遵循汉初文景之治,一动不如一静。

抓紧恢复民生,人口,经济,而不是去弄什么改革。”

杨荣接着杨溥的话说道。

随后几人就这样在会馆之中,一直聊到宵禁十分,几人觉得不尽兴。

索性就要了些酒水吃食,到了杨荣的房间里面,继续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