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宏大叙事(2 / 2)

“至于最后阶段,赵在获得事业爱情双丰收时,则是要尽量收着演,演出一种由内而外,甚至不需要在意别人眼光的自信。”

在返回酒店房间的第一时间,刘一菲就开始拉着李明讨论起了人物和表演的事情。只是真当听完李明结合过年时粗略看过一遍的剧本、今天几场戏份的拍摄以及上辈子看《梦华录》时的一些记忆,从而给出的全新解读思路之后,刘一菲多少是有些失望的。

不止是因为李明所说有很多自己已经想到的,更是因为李明这种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对于《梦华录》的解构,让本来对赵盼儿这个角色异常喜爱的刘一菲,突然有了“索然无味”的感觉。

毕竟,只要一想到赵盼儿完全就是为了展现女性独立和中国非遗文化而塑造出来“工具人”,刘一菲心里就不是一般膈应。

“怎么了?!难道我哪里说错了吗?!”看到刘一菲那眉头紧锁的表情,李明第一反应就是自我检讨。只是想了又想,李明也没想出自己刚才到底是哪说错了。

“说错倒是没有说错,只是你那种宏大叙事的解读思路...”刘一菲眼中的愁云明显更多了几分,因为就在刘一菲想要吐槽两句时,却发现自己压根没有任何立场和理由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抑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是不是想说宏大叙事让赵盼儿这个人物看起来没有了鲜活的色彩?!”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任何好的作品,都必然少不了宏大叙事。”

“因为只有蕴含宏大叙事的故事,才更能获得观众的认可,亦或者是让观众代入进去,对角色产生共情。”

“最简单的例子,爱情为什么能成为永恒不变的主题,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他对人类延续所能做到的最大贡献。”

“或者换一种说法,正是因为找到一个合适伴侣传宗接代,进而让人类可以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就是人类最大的共识,所以爱情才会成为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主题。”

“甚至更极端一点的例子,咱们国家上世纪所进行的那场革命为什么能被冠以伟大二字,不就是因为这场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运行方式会让中华民族能够更好更久的延续下去吗?!”

“所以,虽然赵盼儿这个角色在宏大叙事中会有‘工具人’的嫌疑,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当年那些革命先烈不也是这么干的吗?!把自己全都奉献给一个伟大的事业,哪怕为此隐姓埋名亦或者失去本该有幸福也在所不惜。”

“而你饰演赵盼儿,其实差不多也是在做类似的事情,是在完成弘扬真正女性独立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两件伟大的事业。”

“就像那句话来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何况话说回来,赵盼儿这个人物也不是没有那种能够展现演员演技的‘生命力’的。”

如果真是《梦华录》解读思路的问题,那李明还要好好想想说辞。但是如果是演员和项目关系的问题,那李明分分钟就能说出一大堆理论来开导刘一菲。

比如好莱坞当年就曾靠着“拯救全人类”这个宏大叙事,才能在全球电影市场上攻城略地,一时无两;

比如说现在好莱坞之所以衰落,不是技术水平有问题,而是ABCDEFG那一套把人类无限切割的文化意识,没办法让人类变得更好,进而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

比如现在中国电影还没有完全起势,不是因为宏大叙事的项目多了,而是因为宏大叙事的项目太少太少了,加上不少电影人还没有从之前被西方规训出来的反思文化中站起来和“私心”太重,哪怕是有宏大叙事的影视项目,真到落地执行时也会被那群人给执行歪了。

比如欧洲电影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欧洲那边就没有宏大叙事的东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