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冤家路窄(2 / 2)

华夏风雨情 砚山观月 1469 字 1个月前

符卿书听过,手中的茶水差点抖了出来,苦笑道:“我一个草民、贱民,哪敢高攀上太子殿下。”

温良玉道:“瞧你说的,什么草民、贱民的,你是一个才华满腹的读书人。你不知道,襄王殿下的宏愿就是全天下有才华的人都能才尽其用,不分贵贱,不分种族。王猛之所以愿意跟着他,就是看到他心里装着天下,实心实意的愿为天下带来顺遂。”

符卿书道:“可安思景的大军打来了,凭兵锋而论,京城陷落就在眼前,没有悬念。”

温良玉道:“安思景的叛军之所以势如破竹,那是朝廷没有准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旦朝廷缓过神来,叛军的兵锋马上就会受挫,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毕竟他们一路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其罪恶早已超过了朝廷繁重赋税所带来的灾害。”

符卿书道:“王猛现在干什么来着,他一身本事,正好实用于当下。”

温良玉笑道:“他啊,被朝廷封为河东道总管,兼并州刺史与龙城将军,现在正执掌着整个并州呢。”

符卿书道:“那他怎么不东出冀北,给安思景的兵马来个釜底抽薪,凭他的本事,应该能做到的。”

温良玉笑道:“东出冀北容易,可现在京都的守军还没完全布防到位,一旦安思景不愿回返,来个一战定输赢,猛攻京都,不就加快京城陷落了吗。他应该正在等京城守军来一次胜仗,鼓舞各路勤王兵马的士气之后,再东出冀北,跟南边的勤王兵马来个南北夹击,一举歼灭叛军,缩短平定叛乱的时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符卿书道:“你觉得你们这些四处凑合而来的兵马,能挡住叛军的进攻吗?我听说你们最看好的一支兵马,还是由荆湖的匪盗组成,训练不到一年,跟冀北军交战,恐怕凶多吉少。”

温良玉笑道:“装备是差了些,训练是少了些,但只要不贸然出击,为了家国可以奋不顾身,视死如归,还是可以一战的。就算不敌,也算死的其所,不愧为爱好和平者,没有辜负父老乡亲们的情意。”

符卿书道:“看样子你们是铁了心要保住大夏国了。”

温良玉道:“不保住它,又该保住谁去呢!一个新王朝的建立,要以多少生命为代价。况且安思景起兵,代表的不是天下百姓,只是他的一己私利。这样的的人,就算攻下了京城,也坐不了天下,他的心不是为天下百姓的快乐安康而长的。他还未起兵,就将幽云十六州贩卖给了漠北王廷,这样的人要是坐了天下,祖先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壮美山河,只会在地图上越变越小,我华夏一族只会越变越弱,这不是祖先想见到的,也不是后代子孙想看到的,我堂堂中华儿女,怎可让这种人坐拥天下,活的长久。”

符卿书听过,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身躯瞬间变得极为渺小,就想给自己找个缝隙,钻进去算了。可不管怎么找,就是找不到,愧疚之心立马生长,慌忙寻找着民族大义,想跟华夏的繁荣昌顺站到一块。

温良玉见符卿书脸色难看,问道:“你怎么哪?是那里不舒服吗?”

符卿书醒转过来,回话道:“我要去见一个人。”

温良玉道:“什么人值得你心神不宁的?”

符卿书道:“就是你这附近的陈留守将令狐超。”

温良玉笑道:“这有什么,等会儿我陪你去,顺便到他的军营吃个晚饭。”

符卿书道:“我一个人去吧,你去了反而不好。”

温良玉笑道:“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我就是襄王留下来督导军事的,也算半个监军。”

符卿书道:“你能代表襄王做主吗?实话实说,别打诳语。”

温良玉道:“我跟王猛已拜了襄王为大哥,只要是有利于大夏国的事,还是勉强可以做主的。”

符卿书道:“那行吧,等见了令狐超以后,我再来这里见你。”

温良玉回道:“好,我送你出去。”

符卿书起身,跟在温良玉的后头,向着军营外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