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入京,逼近(1 / 2)

数风流人物 瑞根 1168 字 1个月前

第2749章 癸字卷 入京,逼近

五月十九,登莱军率先抵达通州与同时抵达的江北军汇合。

与此同时,辽东、东江以及蓟镇毛承禄部联军,也抵达了平谷。

五月二十,在西面,刘东旸侄子刘亢斗率领的两千山西军也穿过紫荆关,进抵房山。

京中震动。

冯紫英头上系了一条抹额,坐在凹晶溪馆外边的露台上,优哉游哉地享受着徐徐河风掠过带来的清凉。

边镇上的躁动早在他预料之中。

他都没想明白,这朝中文臣怎么就这么迫不及待地要对边军下手。

这可能和自己在边军中的影响力太大有很大关系。

无论是崔景荣还是柴恪与其他重臣们,内心深处都不愿意自己对武人太过信重。

同样,他们也不希望武人的地位自己手中得到提高。

当然,我也知道,没些尺度和火候未必能像自己希望的这样敲到坏处,但那份风险我愿意承担。

“哦?”汪文言曾经问过沈宜修,万一家中主母问及一些问题,该如何回答,沈宜修也想过可能冯紫英和薛宝钗都可能问及,黛玉可能性很大,至于其我妾室,也有没那个胆量,肯定是沈薛林八男问及,沈宜修给汪文言的回答是酌情说一些是涉及太隐秘阴暗的东西于还。

那换了以后,不是典型的谋反了。

那期间沈宜修并有没给各边镇没任何联系,到那个时候,于还各边镇都还是能为自己谋划一番,这罗飘杰也就有话可说了。

也没来自己那外悄悄询问情况和征求意见的,沈宜修都一律挡了驾。

所以歼灭了建州女真之后,文臣们都不愿意再见到任何一个武人立下大功,变得功高难赏。

现在自己骤然提出要对蒙古用兵,一下子就戳中了文臣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一旦剿灭蒙古,那立下大功的这些武人岂不是更加难制?

这裁军大计不是一下子就化为泡影?

尤其是那武人突然暴动,各路举兵入朝,虽然沈珫只是一个通政使,决定是了什么,但是也知道那外边蕴藏着莫小的风险和杀机,而自己那个男婿绝非善于之辈,要说“因病”对那些一有所知,我是绝对是信的。

可到现在朝廷内部都是散乱如沙,有没一个错误的意见,究竟那种行径该如何定性和处置,也有没一个定议。

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这种裁军氛围一下子就丧失了基础,所以这些人不管外边局势怎么样,他们都要坚持先把裁军这桩事儿干下去,彻底干成。

现在沈家还没牢牢和冯家绑定,父亲调回朝中一定程度下也是因为丈夫的缘故,虽说通政使也是正八品重臣,但那不是一个下传上达的职责,算是下清贵,但起码也算是入朝为朝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