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爱好者鼓励道:“希望你旅途接着感受文化魅力,传播文化火种,太白楼底蕴得靠你们年轻人传承弘扬。”
林宇重重点头,继续在楼里游览。走进一个展厅,看到不少李白诗歌文化研究书籍资料。他随手拿起一本翻阅,里头诸多学者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分析,令他目不暇接。
此时,一位学者模样的人走近:“年轻人,对李白诗歌感兴趣?”
林宇诚实作答:“没错,先生。我觉得李白诗充满想象力、感染力,读起来像闯进奇幻世界。”
学者微笑赞许:“李白诗歌是文学宝库瑰宝,不仅反映当时社会风貌,更饱含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在太白楼研究李白诗歌,能更深体会其诗意情怀、文化价值。”
林宇有些不好意思:“先生,我骑行也写诗记录感受,可跟李白诗一比,太稚嫩了。”
学者轻拍他肩膀:“写诗靠积累、感悟,李白诗也是他一生经历、情感结晶。你旅途有这感悟,相当不错,继续努力,说不定日后也能写出动人作品。”
这番话让林宇备受鼓舞,决心往后骑行更用心感受生活,用诗歌抒发情感,为传承文化出份力。
踏出太白楼,林宇满心崇敬与热爱愈发滚烫。依着导游所言,奔赴南池探寻李白足迹。一路骑行,脑海尽是李白当年风姿。抵达南池,眼前景色如画,湖水波光粼粼,岸边垂柳依依。林宇漫步湖边,恍惚间似见李白饮酒赋诗模样。
他寻了湖边石头坐下,掏出笔记本,写下:
《南池吟咏思仙踪》
骑行千里至南池,
不见诗仙心亦痴。
湖水悠悠映日月,
犹闻昔日咏歌辞。
写罢,林宇仍不停歇,绕着南池细细找寻李白痕迹,终见一块石碑,刻着李白诗句。他伸手轻轻摩挲,仿佛触到历史余温。
这时,一位当地老人路过,见林宇专注模样,好奇询问:“小伙子,看啥呢?”
林宇如实回答:“大爷,看李白的诗呢,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