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此刻,薰儿明白叶枫之前说的,大夏军不欢迎他是什么意思了,这哪里是不欢迎,分明是有不共戴天之仇啊!
。。。。。。。。。。。。。。。。。。
或许你们会觉得很不可思议,明明自己于对方有恩,为何得到的却是对方的仇视。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就得先引用一个心理学概念——心理预期。就是说在心里上对一件事物的发展的提前预测评估。
我们在生活中会感到失望是因为事实没有达到自己的心理预期,而喜悦则是事实超过了心理预期。事实是一个固定的既定现实,客观的存在。而心理预期却是会变化,也就是我之前说的“三位太极思想”中的“人心”的领域的东西。
就好像,你有个儿子。如果他平时考试都是满分100分,那么你对他高考的心里预期,就会是即便高考不是100分,那也是90分。毕竟高考很难不是吗?但是好小子给你考了个六七十回来,你能笑得出来?
而相对的,如果你儿子平时学习成绩就很差,一直在及格线上挣扎。那么你对他高考的心里预期,估计连混个大学都难吧。但是忽然老天瞎了,不对,是开眼了,他给你考了个一本线以上,你会有什么感觉?是不是兴奋得就想冲到村头,抱着圈养的那头老母猪生啃?!
一样的道理,一开始,大夏军的那些人并不知道,叶枫有随意关闭虚无空洞的能力,当初绝大多数人都是将叶枫视作嚣张找死的废物。所以,他们对于未来的心理预期是,一定会死很多人。因此,即便是面对8万弟兄的牺牲的事实,他们还是能接受的。因为这个事实是和心理预期相符的。即便他们依旧会悲伤。
但是当所有人知道了叶枫的能力,那么他们的对于现实的心理预期就变成了,任何人都不用死,那个叶枫去关闭两个虚无空洞。但事实却和心里预期产生了极大的逆差。
而人们对于损失的厌恶心理,是要远大于获得的喜悦心理。这个就是人性中“趋利避害”的属性在欲望加持下的必然结果。
举例来说,就是你得到100块钱,和被偷走100块钱,那件事你更加耿耿于怀呢?结果不言而喻。
因此大夏军对于,这事实和心理预期之间巨大的逆差,会带给他们的就不再只是悲伤,而会变成了愤怒,甚至是仇恨!而叶枫就是那个被仇恨的对象。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发泄口而已,根本就不会管这个发泄口找的合理不合理!
这个其实和我们古训中的那句话“升米恩、斗米仇”本质上是一样的。
你在困难时对人家忽然施以援手,人家会感激你,因为他一开始并不认为你会出手相助。但如果你长时间持续地帮助后,对方反而对你的帮助形成依赖,认为“你帮我”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如果你突然停止帮助,对方就会因为你不帮助他而记恨指责你,并被长久的怨恨。
虽然无数先贤留下的真理、道理都在告诉人,要实事求是、遵从客观规律,不要被感情左右,冲动行事。但是人本身就是情绪动物,如何能彻底摒弃感情情绪?就算是圣人也做不到绝对的六根清净,彻底没有七情六欲。所谓的“圣人”,只不过就是,自制力强,受自我受情绪影响的程度,远低于普通人罢了。
绝大多数不理智不合理的行为决策,都是因为受到情绪影响的比重过大了,简单的说,就是感情用事。就像是此刻那些仇视叶枫的大夏军。
而这一切追根究底,还是因为人类的欲望是无上限的。欲望会让人的心理预期无限拔高。
《六国论》有这么一句话:“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不管你有多大的能力,只要你展露出来,总会有心理预期高出你的能力。即便你只有能力把地球送给别人,但是人家的心理预期认为你能送太阳系给他,所以你说别人能不怨恨你吗?
这个也是叶枫为何总是低调,不会轻易展露真正的实力,就是不想让别人产生这些没有必要的心理预期,沦落到如今被所救之人仇恨的地步。虽然这些事情叶枫不在乎,但是麻烦就是麻烦,能少的话,自然是少一点好些,难道不是吗?
因此,你不要去当一个无条件的、无偿的老好人,你可以善良,但请你在行使善良的同时,还要展现出你善良中的所有锋芒!你要告诉别人,你的善良不是无偿的,是有条件,有价值交换的,是有原则的。否则你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灰飞烟灭、有死无生的!
“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医不叩门、师不顺路、千金不传无义子”
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经历过岁月千锤百炼的智慧结晶,是有其背后意义和价值的。
因此,叶枫帮助别人的时候,即便再举手之劳的事情,即便自己不在乎,即便自己吃大亏,都会和对方进行有条件的交易,其原因就在这里。
到这里,你们能明白叶枫的一点做事逻辑了呢?
请记住,你要做个好人!
但同时你也要让受惠者知道:
“我的善良是有成本的,包含着沉甸甸的代价!”
“我给予你的任何馈赠,早已冥冥之中标好了价格,你终究是要分期付款还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