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长征:伟大的四渡赤水(2 / 2)

11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4个纵队,从兴安、全州间西渡湘江,前出到湘桂边境的西延山区。

27日,先头部队红2师一部,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次日,红4师一部也渡过湘江。

各路国民党军即以优势兵力南北对进,在飞机的支援下向红军猛烈进攻。

红军在湘江两岸浴血奋战,掩护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直属队于12月1日渡过湘江。

但是,红军却遭到惨重损失,红5军团第34师和红3军团第6师第18团被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大部牺牲。

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锐减至3万余人,红8军团番号撤销。

1935年1月2~6日,中央红军分别从回龙场、江界河、茶山关渡过乌江,7日晨先头部队进占遵义。

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

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并决定由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而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

不久,中央决定毛泽东为周恩来军事指挥上的辅助者。

随后,又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小组,负责指挥红军的行动。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使中共中央和红军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

这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蒋介石调集几十万军队分路向遵义地区进逼,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边境地区。

中央红军根据遵义会议确定的方针,准备从四川省泸州以西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四川省西北部创建苏区,在红军第四方面军的配合下转入反攻,争取赤化四川。

1月1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从松坎、桐梓、遵义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挺进。

29日,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

这时,国民党军分路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并且加强了长江两岸的防御。

据此,中革军委2月7日决定,中央红军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计划,改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边界地区机动作战。

9日,中央红军集结云南省扎西地区进行整编。

11日,掉头东进,接着二渡赤水河,返回黔北,在娄山关、遵义地区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遵义战役后,国民党军改取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狭小地区。

中央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向西转移,于3月16日三渡赤水河,再入川南。

蒋介石急忙令其“追剿”军向川南追击。

中央红军突然折向东进,于21日晚至22日四渡赤水河,秘密折回黔北。

27日,中央红军以红9军团在马鬃岭地区牵制国民党军,主力向南急进,31日渡过乌江逼近贵阳,把“追剿”军甩在乌江以北。

4月8日,中央红军主力从贵阳、龙里之间突破国民党军的拦阻,向西挺进,24日进入云南省,逼近昆明,接着转向北进。

5月9日,中央红军主力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

在此期间,在乌江北岸活动的红9军团,也从云南省会泽以西的树节、盐井坪渡过金沙江,随后与主力会合。

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