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去救仇人吗?(1 / 2)

然后从1932年开始夏文运就充当起和知鹰二的翻译官。

有一次,和知鹰二在与李宗仁见面的时候,夏文运就充当起两人的翻译,进而和李宗仁相识。

此后,李宗仁多次找夏文运密谈,李宗仁直言夏文运是一个有才有德的好青年,如今国家破碎,正处于国破家亡的边缘,问夏文运还想要给日本人做事?

听到李宗仁的话,夏文运的心理防线崩溃,他想起了自己小的时候,在留学期间被日本人欺负,想到了自己的老家,想到了日军在东三省做的一切坏事。

他心中的某根弦被李宗仁拨动了。

随后,夏文运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会为祖国万死不辞。

从那之后,他就成为了一名潜藏在日本人身边的一枚钉子。

由于夏文运早几年的时间,背景一直很干净,再加上他年少时曾留学日本,所以伪满和日本人都没有怀疑夏文运被李宗仁策反。

在全面战争爆发之后,夏文运多次传递关键情报,例如日本占领南京之后,会出动第13师团北上,根据这个消息,李宗仁才在淮河一线来了一场诱敌深入,最后把日军第13师团堵在淮河一线,让他们寸步难进。

后来,夏文运再次传递关键情报,告知李宗仁日本第五师团将要进入蒙阴,沂水等地。

李宗仁再次根据这个情报分析出来,日军想要进攻临沂,这又派遣庞炳勋堵在了林临沂。

接着,夏文运从上海发来电报,告诉李宗仁“日军南动而北不动”,这才有了后面的台儿庄大捷。

从1937年开始到1946年截止(没错,日本投降后,夏文运依旧还是搜集日本的情报。)

因为夏文运传递过来的情报,国府这边至少消灭了2.5万到3万日军。

其中就包括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1939年的日军扫荡第五战区的战役。

1940年,夏文运借着日本搞得什么开国二千六百年的庆典,跑到东京去收集日军的情报,并且精准预测日军进攻方向将是南下,而非北进。

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才怀疑自己内部有间谍。而夏文运则被迫逃到了山西。直到1946年,夏文运在北平被捕。

结果,李宗仁立马跑去保释,最后国府以“伪建设厅厅长夏文运罪行无案可稽”的结论,释放了夏文运。

再接着,夏文运先后移居上海,香港,最后才去了日本,跟他的日本妻子,安度晚年。

可以说,夏文运出身于淤泥,但却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身在日营心在华。

再说李宗仁,他在得到夏文运的情报之后,知道华中方面军已经无力北上,那么他就可以大胆的抽调南线的军队北上,抵抗日军的第五,第十师团。

此时,李宗仁能够想到距离庞炳勋最近且有实力的就是张自忠的59军。(我看评论,很多人不清楚张自忠是59军,于学忠才是51军。)

此时张自忠的59军在峄县,也就是现在的枣庄东南,距离临沂直线距离只有80多公里。

可是,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张自忠和庞炳勋是仇人。

简单来说,就是中原大战的时候,庞长官收了蒋某人的钱,背叛了冯长官,然后反戈一击张自忠给围了,还差点打死了张自忠。

最后张自忠在警卫拼死保护下才捡回一条命,但是他也因此身受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