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三山五园(四)(2 / 2)

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至雍正末年,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乾隆年间,在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

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着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

当时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圆明园真正建造的大手笔则出自乾隆皇帝之手。

在清乾隆年间,圆明园达到鼎盛时期。

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

这三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乾隆时期圆明园扩建的重点集中在园林的东北部,建造了许多远比之前更为宏伟壮丽的景观。

圆明园中最着名的景观有四十处,即着名的圆明园四十景。

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在圆明园建成以后,宫廷画师曾根据园林中的景观临摹而成一套《圆明园四十景图》,配上乾隆皇帝对每一处景观的写诗与命名,就组成了着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这套图咏收藏在法国巴黎的法国国家图书馆,是仅存的圆明园真实写照之一。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法联军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

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

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