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不挑地,好种植,基本属于沾土就能活。
等长到半尺到尺来高的时候,就可以把芽苗掰下来移栽了。
等移栽的苗子成活,长到一定的长度后,再把薯藤剪下来,剪成合适的长度插扦,这样,同样的种子,就能繁育出更多的种苗。
当然,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气候湿润温暖的南方。
在关雎的前世,由于气候和水土的限制,北地对于红薯的种植方法,大多是直接起垄种植原生藤苗。
这样,需要的红薯种,也会更多。北地对它的爱称也不同,叫“地瓜”。
其他地方,有叫“番署”的,因为这玩意儿它是番邦传进来。
还有些地方也有叫“红苕”或“地蛋”的,不一而足。
土豆的种植方法同红薯差不多,将土豆种切成数个小块,每块上都带得一个两个芽口。
下种之前裹下草木灰,用以消毒杀菌,防止种块腐烂,然后直接种到起好垄的地里就行了。
至于玉米,就更简单了,整好田地后,直接下种即可。
花生的种植也差不多,但是种植花生的苗床就是平整成厢(一长块),而非起垄,这样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现代的北方地区,则大多数同地瓜一样起垄种植,那是因为北方的气候,普遍干旱少雨,而且日夜温差较大。
种花生通常会在五一以后,起垄覆膜种植,一为保温,二为保水。
其他各地,也都视当地的气候条件不同,种植的时节,以及方式也略有差异,此处暂且不表。
相比以上几样,西瓜的种植则要精细的多。为了种西瓜,关雎专门挑选了全是沙地的莲花湾庄子,下足了有机肥。
还让人编了可以保暖的稻草帘子,用石灰消毒后,盖在瓜田里,等西瓜出苗后,再视情况再决定是否将帘子掀开。
这一忙碌,就是一个多月,直到所有的作物全部出苗,她才停下来休息几天,整个人,也都累得瘦了一圈。
小包子全程都跟在娘亲身边,看着身为贵族的娘亲,整日里穿着沾满泥土的布衣,行走在田间地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毫无保留的将各种高深的农事知识,手把手的教给地位低下的庄头和雇工。
看到那些种下的作物,从种子到发芽,再一点点长大,长成一棵棵茁壮的幼苗。
看到庄头和雇工以及附近的庄户百姓,崇拜的,几乎将她当成神明的眼神。
包子的心里也从不理解,到震憾,再到满心欢喜和骄傲。
这就是他关洲的娘亲,聪明美丽,精力充沛,拥有无上的智慧。
她洒下去的是种子,也是希望,更是整个大越朝的未来。
难怪,这辈子的父亲卫阙会这样爱重娘亲,非她不娶。这样的女子,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