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顺藤摸瓜(2 / 2)

还要开出合适的条件,让他们都来支持北伐。

一时之间千头万绪,谢安一想起来就要头痛。

“叔父稍坐,有我在,保证各家上表谏言!”

谢道韫不觉得为难,提笔开始写信。

从她嫁进琅琊王氏那天起,她就在王家各门各户之间斡旋。

王凝之终日不理政务,又给了她更多的机会接触各个士族。

在吴郡和会稽郡争夺土地的私斗中,发现异常的部队数量。

追查到顾辟疆管理山林,一直在往渎垒输送原木。

进而发现了顾家的绣楼,陆家的船厂,朱家的作坊,张家的茶园。

生产的货物,从来没在市面上出现过,都从码头装船,向北运输。

靠岸的船只,卸下的不是马匹,就是流民和兵甲。

推理出吴郡四姓在顾辟疆的带领下,跟北虏做着见不得光的生意。

至于仅凭杨旭这个名字,就能看出他在冒认攀附。

旭,从日,从九,意为大放光芒。

无敌六王爷

一个中落家族的子弟,怎会有如此大气磅礴的名字。

对于让谢安头痛的士族背景,谢道韫更是如数家珍。

谁家的儿子娶了谁家的女儿,哪家的子弟做了多大的官,家里是谁做主。

这是女人之间的最常见的话题。

在看似无心的闲聊中,观察女人的就坐次序,就能看出父亲的门第。

留心她们的衣着装束,言谈举止,就能看出丈夫的实力。

再有各个家族的把柄,弱点,诉求,劣迹。

这些难以为外人觉察的家族秘辛。

也不过是在闲聊时拿来攀比的谈资罢了。

谢道韫一边从闲言碎语里找出线索,一边模仿着谢安的口吻,劝说这些豫州士族上表。

在一旁观看的谢安,还打算誊写一遍。

结果,她连字迹都模仿的分毫不差。

他只需要拿起印章,盖在落款处就行了。

“论才干,谢家男丁无人能出幼度其右。”

见没什么事的谢安自言自语,坐到棋盘边上。

“只逊于其姊矣!”

北伐的造势,已经确定好了。

现在还没解决后勤的问题。

北府兵相当于私兵,由谢家承担一切开支用度。

谢家现在只能勉强维持家庭开支和军队消耗,再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进行北伐。

豫州士族愿意提供除了实际援助以外的一切帮助。

八万北府兵,一月的消耗,就顶得上朝廷一季的税收。

这么大的开支,朝廷负担不起。

谢家对钱不感兴趣,可军队不行。

钱从哪里来呢?

谢安盯着棋盘,从棋局里找出些头绪。

“孤子?孤子!”

商人,逐利之辈。

原本对铜臭不屑一顾的谢安,把希望寄托在了前往吴郡的孤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