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皇城。
今日无风,冬日的暖阳照射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很容易让人生起慵懒的感觉。
这几天街道上的行人多了起来,贩夫走卒的叫卖声逐渐响起在了大街小巷,人们脸上的警惕性也小了一些。
自从朝廷发下檄文,长安百姓讨论最多的就是新皇登基的事。
在茶馆酒肆中,太上皇这个名字是被人提起最多的一个词。
关于李世民,长安百姓还是很爱戴的,毕竟,无论从哪方面看,这并不是一个残暴的君王,对百姓还算不错。
听说他要退位,坊间有很多真真假假的传闻,其中就有皇帝陛下因不满朝世家大族鱼肉百姓,想要铲除逆党而被群臣背叛,被迫退位的消息。
还有朝廷中有奸臣当道,要祸乱朝纲,太上皇有心铲除,却无能为力的消息也是满天飞。
本来这种消息只是长安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对于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他们的日子还是要过,并不会因为换了皇帝而变得更好。
可最近长安的风向有些变了,百姓们讨论最多的竟然是那个即将要当皇帝的魏王李泰。
其中竟然有大部分人对他并不看好,还有人散布消息说他的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就是他鼓动群臣去反对自己的父皇的。
与此同时,洛阳那边传来了消息,太子李承乾已经举兵讨伐,打出了旗号便是“清君侧、诛魏王”,并且联络了二十四州郡的刺史,共同讨伐。
消息传来,整个长安哗然。
一些读书人纷纷站队李承乾,说他是未来储君,皇上如果真的退位,最应该当皇帝的就是太子。
国子监的学生甚至进行了罢课示威,支持太子。
民间也同样如此,很多州府的学子也都用各种方式支持太子。
一时间,似乎魏王李泰成了众矢之的,被人抛弃了。
但事实是,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在支持李承乾,朝廷很多人都不并看好太子李承乾。
实在是因为李承乾之前的做法不得人心。
在李世民大肆屠杀群臣的时候竟然自己跑了,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知道。
还跑去洛阳准备清君侧,发兵攻打长安。
别说其他人,连李承乾的舅舅长孙无忌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脸色难看,发了一顿脾气。
好在长安现在已经局势稳定下来了,李靖也调动长安十六卫准备应战。
不过群臣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赶紧让李泰登基。
只要李泰当了皇帝,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可新皇登基哪里有那么简单,很多事情千头万绪,需要准备,最少也要两个月的时间。
这还是很多事情一切从简的后果。
此时的皇宫之中热闹与安静并存,沉默与压抑同行。
除了被羽林卫团团围困的太极宫,其他地方都很热闹。
内监宫女们经过太极宫的时候,不管要做的事情有多着急,也要小心翼翼,不能发出一点声音。
李靖嫌五百羽林卫太少,强行让柴邵又增加了五百。
此时的太极宫真的如同铁桶一般,被羽林卫包围的水泄不通。
夜晚,星光璀璨,太极宫门口亮起了很多火把,把这里照的亮如白昼。
“和我的计划一样,看样子,用不了多长时间,整个长安就会陷入混乱,然后就是整个天下,哈哈……”
太极宫内,李世民站在血池边,眼中充满了血色,脸上也露出了诡异的神色。
“魔魂已经差不多了,再滋养三日便可生成。”
苏夫人同样看着血池,眼中露出慈母一般的笑容,仿佛里面孕育着自己的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