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独立官员体系之外,全院皆属陛下一人调遣,是近年才建立起来的。
其中,明部负责在朝中行监察百官之责,暗部则专门替陛下执行任务,不论哪个部的官员,都几乎不在百姓面前抛头露面,沈护卫你是江湖人,没怎么听过也是正常。”小公公低声解释。
“原来如此。”
沈问一副恍然大明白的模样,忽然又故作疑惑问,“那敢问公公,这位万御史的大名叫什么?是哪家的万?”
“小的哪敢直呼御史大人名讳!”小公公慌张摆手。
“哎呀这儿就咱们俩,又没外人,你偷偷告诉我。”沈问一把揽过小公公的肩膀,凑近了些许,压低声音劝说,“我不跟别人说。”
“这…好吧。”
小公公左顾右盼确定真没人在附近,才一咬牙捂着嘴小声说,“御史大人名为万秋澄。”
“万秋澄。”
沈问一字一顿重复,眯着眼睛倒吸了口气,道,“嘶,听着有些耳熟。”
“哎呀,就那个万氏呀,北原的宫里还有几家姓万的?”小公公只觉得他没见过世面,嫌弃地直咂嘴。
“哦~我想起来了,那个万氏啊。”
沈问十分配合地表演出夸张的表情,意味深长道,“看来陛下还是很念国公府旧情的嘛,竟愿把这万氏独苗留在身边。”
“可不敢揣度圣意!”
小公公听到那久违的三个字,当即瞪大眼睛,慌张嘘声道,“沈护卫,这里不比外边儿,入宫了可得要慎言呐!不然你有几个脑袋都不够掉的!”
“……”沈问朝他温和笑笑,没再说话。
他才不避讳这些,也懒得继续掰扯。
关于万氏,沈问确实略有了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据说当年沈国公在世时,朝中老臣有不少都效忠国公府,而和昌城万氏尤其忠心。
后来国公府灭门,只有万氏一再上奏要求追查到底,奈何众人皆说太平公主有通敌之嫌,连圣上也下禁令,此事才不了了之。
国公府这座靠山倒下,朝中众臣便纷纷为丞相马首是瞻,唯有万氏老爷子自诩清流,逆水而行仍屹立不倒。
可天有不测风云。
次年春节团圆夜,万氏族人遭到暗算,满门皆死于潜入府中的刺客毒手,仅剩当年寄居他乡的庶子万秋澄侥幸躲过一劫,自此成为万氏遗孤。
按这位小公公所说,圣上应当是念在万氏世家功勋,才把幸存的孩子留在身边,培养成如今的绣衣御史。
“哼,什么绣衣殊荣,不过又是一个被迫卷进朝堂纷争的可怜人罢啦…”沈问实在忍不住轻笑一声,两手交叠枕在脑后,倚着墙边摇头慨叹。
“沈护卫你刚刚说什么?”小公公没听清他嘟囔什么,于是偏头看向他。
“没事。”沈问笑眯眯回答。
“没事你笑什么…”小公公感觉这人好像不太正常。
“当然是因为好笑。”
沈问闻言笑意更盛,忽然抬起手,指向万里无云的天空。
“我在笑这个世道的不公,好人偏偏没好报,老天不长眼,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