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工厂改革,阿妹闹事(1 / 2)

二月末的暖阳悄然驱散了寒冬的最后一丝凉意。

宿州市第一中学的校园里洋溢着新学期的活力。

黄景行、庄筱婷和林栋哲背着书包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学生中,步入高一下学期的课堂。

教室里,书本翻动的沙沙声和笔尖划过纸面的轻响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求知的乐章。

黄景行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洒在他的课本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痕。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脑海中回荡着桐梓之行的欢声笑语。

庄筱婷则专注地记着笔记,她的双辫随着低头的动作轻轻晃动。

林栋哲时不时偷瞄庄筱婷,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微笑,手中的笔却未曾停歇。

与此同时,庄图南已经回到了申城铜济大学的校园。

他站在图书馆前的广场上,感受着学府特有的书香气息。

他的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到口袋里的火车票,那是送弟妹回宿州时留下的。

庄图南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很快又被求知若渴的光芒所取代。

夜幕降临,宿州市的一所夜大内灯火通明。

庄超英和黄玲肩并肩坐在教室里,认真聆听着老师的讲解。

黄玲的手指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要点,眉头微蹙,显示出全神贯注的模样。

庄超英则时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对新知识的渴望和惊叹。

他们的脸上虽带着些许疲惫,却掩不住对学习的热情。

日子如同细水长流,在平凡而充实的生活中悄然流逝。

四月,宿主市第二棉纺厂内。

周科长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文件,黄玲和宋莹坐在对面的椅子上,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

“咳咳。”

周科长清了清嗓子,从文件堆里抽出一份红头文件,

“厂里要改革了,一二车间合并成生产科。”

宋莹挑了挑眉毛,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打。

“老职工退休,年轻人顶上。”

周科长推了推眼镜,“还要从外面招新人才。”

闻言,黄玲的手指蓦地收紧。

“技校毕业生不再接收了,包括职工子弟。”

周科长说完,抬头看了看两人的表情。

宋莹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这不是坑人吗?那些实习生怎么办?”

“小宋啊,你当小组长,黄玲去生产科。”

周科长摆摆手,“你们要负责带新人。”

宋莹的嘴唇抖了抖,攥紧的拳头在身侧微微发颤。

黄玲伸手拉住宋莹的衣角,轻轻摇了摇头。

“那些孩子…”

宋莹的声音哽咽,“他们都指望着这份工作呢。”

周科长叹了口气,低头整理文件的动作显得有些刻意。

宋莹一把抓起桌上的文件,快速扫了一眼,纸张在她手中发出轻微的响声。

“真是…”

宋莹把文件重重拍回桌上,转身大步走出办公室。

黄玲跟着站起来,朝周科长点点头,快步追了出去。

走廊里,宋莹靠在墙上,手掌贴着冰凉的墙面,深深吸了一口气。

“宋莹…”

黄玲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这帮人…”

宋莹咬着嘴唇,“这帮人怎么能这样?”

办公室里传来电话铃声,周科长的声音隐约传来。

两人对视一眼,默默往车间走去。

……

吴家的小院里,张阿妹正在厨房里切菜。

菜刀“咔咔”砍在砧板上,似乎要把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那根可怜的黄瓜上。

“砰!”

周科长的话像一记重锤,砸得她头晕目眩。

张阿妹扔下菜刀,一屁股坐在小板凳上。

双手捂着脸,肩膀不住地抖动。

“完了完了,这下全完了!”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

吴建国蹲在门槛上。

一根接一根地抽着廉价香烟,烟头的火光在黄昏中明明灭灭。

“你倒是想想办法啊!”

张阿妹抹了把眼泪,

“周科长那边,你去送点东西…”

“送东西?”

吴建国苦笑着摇头,

“现在送东西有什么用?人家都明说了,上面的政策…”

“政策政策,你就知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