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太阳墓(1 / 2)

罗布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又被称作死亡之海。

《山海经》中称之为幼泽。

昔日曾是华夏第二大咸水湖,后来逐渐干涸,只剩下大片盐壳。

李今安一行人在荒原上奔驰。

目光所过,是盐壳地,是湖积台地,是被风沙长年累月侵蚀的岛屿,是四周陡峭呈垄状形态的雅丹地貌。

这里的风景很美很美,全是自然形成,却也隐藏着诸多危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永远留在这里。

“谁能想象曾经繁华兴盛的古楼兰竟会在一夕之间消失,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烟波浩渺的罗布泊也成了一片干涸的盐泽。”

方羽注视着窗外的风景,有些怅然若失。

时代的变迁,让一些东西永远掩埋在黄沙之下,可能终其一生都再难见到。

越野车奔行了两个小时后,来到方羽标注的位置。

这里是孔雀河古河道。

其唯一源头是博斯腾湖,绵延不绝途经数个地区,最终注入罗布泊中,滋养了古楼兰文明。

现在孔雀河还在,楼兰却早已不见踪影。

“指针动了!”一直观察灵气罗盘的方羽惊喜道。

没想到随手定位的地方竟然真有发现。

“往那边开,”他一边盯着罗盘,一边给李今安指路。

李今安根据方羽的指引,驾车行驶了几里地,眼前突然出现的场景让他狠狠踩下刹车。

砰…

“哎呦!”谌鸿瑄被惯性推到前挡风玻璃上,小脸被挤压在上面,滑稽又让人心疼。

但他没有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方。

不远处是由七层细长的胡杨树桩围成的一个巨大同心圆,越往里木桩的直径就越小,大概有两三厘米粗。

中间是用圆形木桩围起来的,像是墓穴,一共有数十座。

而这些木桩共同组成若干条射线,呈太阳放射光芒状。

谌鸿瑄撑着挡风玻璃坐回座位上,喃喃道:“这里是…太阳墓…”

“太阳墓?埋太阳的?”方羽问道。

“不…不是,是那个出土了距离现在三千八百多年历史的女性干尸,被称作楼兰美女的地方。”

“这些是墓穴,因外形酷似太阳,所以取名太阳墓。丧葬方式也是这里所独有的,并未在其他地方发现同样的丧葬方式。”

“它在风沙下掩埋了几千年,如今现世,却仍然没有人弄清楚它是哪个民族哪个部落的墓地,还是未解之谜。”谌鸿瑄为几人科普。

“这有啥弄不清楚的,不就是古楼兰人吗?”唐堂好奇道。

谌鸿瑄使劲摇头,“谁知道呢,罗布泊文明和古楼兰文明之间有两千年的断层。”

“那还挺麻烦的,好在我们不用考古,把墟兽找出来弄死就行了。”唐堂抓着武器率先下车。

其他人也各自拿上武器下车。

灵气罗盘指引的位置就在这附近,只是还没能用肉眼看到墟兽的存在。

李今安蹲下身,观察了一下地上的痕迹,并没有找到墟兽活动的痕迹。

“会不会在沙子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