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东征(求追读)(2 / 2)

标营三部,也就是督标中军、左协、右协,总人数已达到一千三百多人。书面上,军中常称之为督标,但焦琏仍习惯上称标营。

督标多骑兵,机动性好,三日后抵达阳朔。

马起蛟频率先锋两千人,加上后续到达的白贵一千五百人,对阳朔坚城束手无策。

一见到焦琏,马起蛟就摇头叹气,说道:“起蛟无能,不能攻下阳朔,劳烦爵帅亲自出马。”

马起蛟在焦琏诸将中实力最强,威信最高。岑丹初见状,便知他名不副实,恐非将帅之才。

至于焦琏,在南明史上的名位并不突出,大概只是个勇武敢战的武将,没有担任过方面之任。

尽管如此,对于岑丹初来说,焦琏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乱世英才辈出,像焦琏这样统领上万兵马,笼络部将有力,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什么时候,才能像马起蛟这样独当一面?什么时候,才能像焦琏那样立一山头?

焦琏发话,打断了岑丹初的思考:“老马,不要自责。屠列鳌在清虏中也算是员骁将。你缺少大炮,清虏又从平乐方向来援。现在,大兵已到,夺取阳朔不在话下。”

白贵部一千五百兵马部署在城东,阻击清军平乐援军。

赵兴部一千五百人马,明日即可抵达阳朔,加入战场。

丹初问道:“敢问镇台,策反瑶人可有着落?”

广西多瑶人,屡屡起义,几乎贯穿明朝始终。最著名者,当属大藤峡瑶人起义,从洪武初年一直持续到嘉靖年间,历时两百多年。

明末清初之际,瑶人亦乘机而起。不少瑶人附从清军,希望推翻压迫,改善生活。

屠列鳌率清军进入平乐后,便有不少瑶人来附。此时的阳朔清军,便有不少瑶人。

马起蛟摇摇头,说道:“瑶人多犹豫,不敢响应。细作讲,城内粮食充足,足以支持半载。”

焦琏眉头一皱,问丹初道:“何国驹那边,有消息吗?”

丹初摇摇头,说道:“没见到他,此刻大概还在城里。”

焦琏深吸一口气,打定主意,说道:“准备明天强攻吧。”

次日,明军使用云梯攻城,清军则使用铳炮反击。明军伤亡太大,无功而返。

丹初才意识到,攻城与野战、守城,大不相同。清军有城墙、壕沟,再加上火器,防守起来相当从容。早知如此,就该把红衣大炮调过来。

焦琏这支兵马明显更擅长野战,诸将都敢身先士卒,与敌人短兵相接。对于攻城,他们却经验不足,方法不多。

几个月来,丹初升迁很快,诸事顺利,颇有些矜矜自喜。面对阳朔坚城,丹初亦无良策。才知道,自己还有很多欠缺,离一员真正的大将还很远。

得加强学习啊,得加快学习啊。要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从身旁同袍学。只要能提高自己,就得如饥似渴地学。

幸而,当天晚上,何国驹从城内缒城而下,先去面见岑丹初,说已经策反城内瑶人。丹初大喜,一则何国驹先找自己,足见其忠心,二则瑶人愿作内应,阳朔已经指日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