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生物课(4)(2 / 2)

唐朝,李世民:倘若按照这种说法,所有人除了社会地位不同,其实单就个体而言,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在古人们思考着的时候,何老师的课程内容也讲得差不多了。

照例来到习题巩固阶段。

因为有上节数学课作为模板,这次弹幕上答题的人变得更多了。

看着公屏上飞过一条条带着答题人名字的答案,裴姝心里再次感叹“祖宗们太积极了。”

课堂最后,何老师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

“其实这堂课本来应该带着大家去实验室里看一看细胞组织的,但是因为最近学校在换新器材,实验室还有点乱,不太方便。等后面弄好了,咱们有的课就直接到实验室去上了。”

听到这个消息,其实很多人都很开心。

毕竟一直坐在教室里上课的话容易变得无聊,光听理论会让很多人感觉很枯燥。

实验课就不一样了,不仅有趣,而且做实验的时候注意力其实会更加集中。

古人们听到实验课有点惊讶,原来这种课是可以亲身实践的啊!前几堂课一直都是在教室里上的,他们就以为后世人的上课模式都是那样的呢。

对生物课和显微镜感兴趣的人也有点激动,能够见识一下这个神奇的,可以看到微观世界的东西了。

春秋时期,墨子:实验器材,这听着好像不止一种。不知道后世都有怎样的机关器械,我看那个显微镜制作就挺精巧的,若能去见识一下就好了。

战国时期,扁鹊秦越人:实在可惜,今天见不到这个神奇的东西了。很想见识一下,怎么就暂时去不了了呢?

东汉时期,张仲景:不知道下节生物课是什么时候,难道是明天的这个时候吗?

直播屏前,有人大概地算了一下,他们已经找到规律了,每节课的时长好像都是固定的。

各朝代的人都在猜测,下一堂课会是讲授什么内容的。

也有人感到奇怪,这些后世之人是不用吃饭的吗?

他们从辰时就开始看直播,都已经快午时了,中途没见这些学子用过餐,难道他们后世之人一天只用吃一顿吗?

有人倒是看到有学生下课的时候往嘴里塞什么吃食,只不过那个包装太奇怪了,他们看不出来是什么。

一些古人感叹:这些后世之人也太可怜了一点,吃食竟如此之少。

还在发出各种感慨的古人们突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些学子的行为突然变得怪异起来,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