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个讲解,酷爱发明的人眼睛紧紧盯着直播屏,努力理解视频里说的每一个字,深怕漏了一点信息。
接下来,视频讲述了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看完后,观看直播的众人:好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基本已经记住了,但是没有显微镜,暂时无法亲自操作了。
很多人在惊叹,就用镊子取了那么小的一点点水绵,在显微镜的放大下竟然变成了一大长条。之前只是看了何老师放的几张图片,这还是第一次见识了这些细胞图出现的过程,感觉挺新奇好玩的。
视频结束后,何老师放了几张细胞图。
何老师:“大家也看到了,这是水绵细胞、这是衣藻,这是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这是青霉菌、酵母菌、草履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西汉,刘彻:咦?人的口腔上皮放大了原来长这个样子吗?看来有的东西放大了确实不好看。
东晋,郭璞:这个衣藻应该属于藻类吧?放大了居然像一条虫子一样!
很多人在思考其中一些东西会是什么的时候,何老师总结。
“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过虽然这些细胞形态多样,但它们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据此我们可以猜想,细胞来自于细胞,它们有可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东晋,郭璞:难怪说细胞具有多样性,这确实是多种多样的。有小圆球状的,还有长条状的,还有一些是竟是网状的。看来不光肉眼看到的模样千差万别,细微地方也是千奇百怪的。
明朝,李时珍:形态如此各异,为何还说这些细胞可能有共同的祖先?仅仅因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吗?
何老师:“为了证明细胞可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我们先看一下衣藻的细胞结构模式。”
北宋,赵匡胤:这个衣藻长相看起来挺怪异的,那两根须须叫做鞭毛啊?
唐朝,孙思邈:这个衣藻有叶绿体,按后世的分类,算植物吗?
何老师:“衣藻有鞭毛,鞭毛可以帮助它自主运动,这是动物的特点。它还有叶绿体,叶绿体里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另外还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纤维素,这是植物细胞的特点。”
战国时期,庄子:因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特点都在衣藻细胞内,所以说明所有细胞可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这个结论吧,要说不准确好像也无法完全否定,再听听。
西汉,刘彻:这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不是同一个道理?
明朝,李时珍:光合作用是什么?看这个特性好像是有叶绿体的物品特有的,不知道是不是只要是绿色的东西就能进行这个光合作用?
何老师:“这是我们的第二个证据。”
观看直播的人:再听听还有什么证据?所有生物同源这个说法实在是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