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明率先愣了一下,随后哑然失笑。
很明显,张夏至这是在打伍福生杂志封面的主意。
伍福生也果然欣然上当,接连夸口,非要把张家三姐妹此刻的形象登上《良友》复刊的第一期封面。
“张生,有令妹的风姿支撑,我们的杂志绝对会一炮而红!”
伍福生也没想到,借着给张家三姐妹拍照的机会还从张清明手里搞了一台最新的岛国高级照相机。
张夏至和张小雪拉着张白露消耗了两卷胶卷才罢休。
当然张清明也拍了几张,三个妹妹手持折扇身穿旗袍围着他,那叫一个得意。
伍福生第二天就走了,要不是张清明知道历史上这个人复刊成功,保不齐会以为自己遇上了骗子。
伍福生前脚刚走,高援朝便介绍了一个人来找他。
来人自称是刚刚成立的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经理,姓姜。
张清明听到“天桥百货”四个字,立即来了兴趣。
这是华国第一家股份制改革单位,就在上月二十五日成立,当时还给他送过请柬,只是因为张清明忙着算计人一时没空去,不过也送过两个花篮。
今天姜经理过来,是打着咨询爱国华侨关于股份制的名义。
实际上是因为天桥百货股份公司第一批发售的三百万股票遇到了极大的问题。
这三百万股票都是社会股,靠着各单位摊派分下去的。
可大家都不清楚这个股份制的股票有什么作用,由于天桥百货的股票允诺可以随时兑换,这才几天的时间就有大批人开始向百货公司回退股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清明在收到人家请柬的时候就在随身城市的资料库里查过一回关于天桥百货的事情。
他很清楚这三百万股票将会在半年里被退回145万!
为了维持那些股东百姓们的信心,天桥百货甚至承诺保息还本(这还是股票么?),还发行了全球最为奇怪的股票,既有面值、还有持有期限、甚至还有固定的利息,最后还承诺给不固定的红利。
哪怕是张清明最近不缺钱,但看着这种票据都有些眼红。
不过他知道天桥百货作为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遇到的麻烦还不止这一个。
因为上头对于这样的企业没有专门的税收政策,所以这家百货公司除了要上交国有部分股份的分红外,所得税上交率甚至高达55%。
张清明知道天桥百货马上就会遇到另一个麻烦。
还因为没有具体政策支持,这家百货大楼又位于宣武区和崇文区的交界,所以在盖新楼的时候又创下了一个全国之最。
审批手续涉及21个部门,一共盖了272个大红公章......。
这份盖满了公章的文件在后世还进了博物馆。
如果只看这些估计没人会看好这家公司的未来,但这家公司却是全国第一批正式上市公司之一,到了十二年后,资产是成立时的114倍!
“对于股份制我知道的也不多,不过如果有人退股的话我倒是有兴趣接手。”
姜经理等的就是张清明一句话。
用公司刚刚被迫回收的二十五万股票兑换张清明在政务院的应付账款,今天的收获不可谓是不大。
而且这位年轻的张先生很有气魄。
“不论社会退多少,我都可以吃下。”
这种送上门的赚钱机会不吃白不吃!
高援朝似乎和张清明达成了一种默契,这边他刚给天桥百货解决了问题,人家转头就给了他一个甜枣。
“小张先生,这个月队伍上开始换84式军车牌了,上头给你特批了两块,你有什么特别在意的数字么?”
白底红头黑字的军牌,张清明当然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