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并没有给朱棣具体的答案,只是叫朱棣先等等看。
道衍建议朱棣,先安抚城中军民,处置那些不听话的朝臣。
根据道衍的建议,朱棣在城中张榜,发布《奸臣榜》告示,榜上列出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名大臣的名字。
宣布:但凡军民抓到榜上的奸臣,押送给燕军,可以获得奖励与升官。
《奸臣榜》中包括朝廷左班文臣二十九人: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文学博士方孝孺、副都御史练子宁、礼部侍郎黄观、大理寺丞邹瑾、户部尚书王钝、工部尚书郑赐、御史魏冕等。
其中,郑赐、王钝等人,因跟随茹瑺第一时间前来归附燕王朱棣,得到朱棣宽恕与免罪。
有人劝御史魏冕与大理寺丞邹瑾等人投降,但被魏冕大声痛斥。
魏冕、邹瑾不愿投降,自杀身亡。
朱棣高兴地接待前来归附的朝中大臣,同时打探宫中的情况。
就在此时,把守皇宫的燕军将领传来一个新消息:皇宫起火了。
朱棣与道衍和尚对视一眼,两人都微微皱眉。
那双病虎三角眼猛地一睁,道衍对朱棣建议道:“殿下,宫中失火,为陛下安全,需尽快进宫救火。”
朱棣的一双小眼睛突然一亮,他对身旁几位归附的大臣正色道:“宫中失火,本王要前去救火。”
各位朝臣互相看了看,抱拳道:“燕王请便。”
从这些归附的大臣脸上,朱棣看到了一些疑虑的表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坦然道:“为避免非议,请诸位大人随本王一同前往皇宫。不知各位大人是否愿意?”
朱棣都这么说了,就算有人不想去,此时也不好拒绝。
前来归附的朝中大臣跟着燕王朱棣,一同前往皇宫。
皇城中,着火的宫殿都位于后宫。
一开始是东六宫与西六宫有几处着火点,接着,是位于中间的乾清宫也烧了起来。
当朱允炆回到乾清宫时,东六宫、西六宫已经起火了。
一开始,朱允炆并不知道,为什么他刚吩咐下去,太监们这么快就烧起火了。
回到乾清宫后,他终于想明白了。
在他命人太监去放火前,皇后应该已经交代东西六宫烧宫殿了。
左世善溥洽等几名僧人被朱允炆安排在乾清宫宫前广场为他念经。
走进寝殿,朱允炆关上乾清宫的大门。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在后宫是最宏伟的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暗合“九五之数”。
穿过一扇扇房门,他走到了与皇后约定的房间前。
打开房门,刚走进屋中,朱允炆一下子蒙了。
房梁上,一条条白绫从梁上垂下来,上面挂着五六具尸体,全穿着华丽的宫服……
这上面挂着的,是他的皇后与几名爱妃。
“皇后,各位爱妃,你们等着,朕,来陪你们了!”
朱允炆将房中的帘帐点燃,一把扔掉手中的火把。
火焰沿着绸帐往上窜,很快烧着了屋中与之相连的木料。
红黄色的火焰在肆虐,黑色的烟气在弥漫。
在吊挂着皇后的房梁边,一条白绫飞了上去。
朱允炆咳嗽着,在白绫上打了一个死结。
“皇后,爱妃们,朕来陪你们,荡秋千……”
哐当一声,脚下的凳子倒了。
白绫一紧……
【注】
《明史.魏冕传》:“永丰人,官御史……明日,宫中火起。有劝冕降者,厉声叱之。遂自杀,瑾亦死。”
《明史.本纪第五.成祖》:“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大索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曰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