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飞逝
中兴三年七月已至
七月初,袁金率先开始了自己的战略
袁金自觉准备的还不错,命令儿子袁兵开始偷渡阴平
袁兵领着五万人从阴平郡鹄衣坝出发,劈树凿路,遇河架桥,士兵跌入山谷无数
战略虽然很不错,但是极其考验将领的能力,和士卒的耐力,以及士气的稳固性
同时小道难行,粮草补给困难,耗费钱粮无数,士卒损失过万,足足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接近三百五十里的路途
纵然是袁兵已经提前适应了半年,但是还是损兵折将
甚至连自己的亲兵队长都为了保护他而跌落山崖
期间的蚊虫,毒蛇,也是让袁兵众人苦不堪言
士气低迷,几次都是带路的向导都凉了,使得袁兵迷路,后续才找到山里的小村落,小山民,这才找到合适的路线
袁兵显然也是有野心的,他能争赢自己的三个兄弟,全靠自己的毅力
能在险峻的山林下,没有任何支援,独自一人活过七天
这份能力让其他三名进去就喊着要回家的兄弟,根本无法和他相提并论
同时袁兵为了收复军心,遂与士卒同住同吃同练
经过艰苦卓绝的半年历练
加上袁金的大力支持之下
袁兵五万人于文县东行,度过白龙江,沿江而行,翻越一千五百米高的摩天岭,随后南下经过马家院,抵达前进乡,随后翻越盐井山,进入涪江河谷,随后顺流而下,直达江由县
此行小路艰险异常,沿途没有任何补给,袁兵必须在断粮之前走完全程
一路上,袁兵多次想要回头,但是还是坚定了下来,自己要建功立业,自然要忍受苦难,所以带领士卒,披荆斩棘,攀登绝壁,甚至身先士卒,冒着生命之危,这才成功通行
清点之后,足足损失了万余士卒,这才到达江由县
一行三万余人,虚弱不堪,疲惫不已,瘦骨嶙峋,此时,外无援军内无粮草
而且缺乏攻城器械的他,还要破开江由城,一旦失败,必然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杨明提出此计也是无奈之举,在他看来,想要速破蜀王,这是最为快速的方法
李风始终没有对任何人动手,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所有诸侯的头顶
想要逐鹿天下,就要加速动手,所有人都知道,李风下一次出手,必然是雷霆一击
而此计谋说起来是奇袭,实际上就是赌命
几乎是九死一生
可袁兵急于证明自己,所以他大胆的要求使用此计
袁金犹豫再三,原本以为的妙计,但是他走过那段路之后,他也打了退堂鼓
但袁兵如此有毅力,如此自信,随后他也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了,所以才同意了下来
。。
袁兵抵挡江由城下,杨明不可能没有后手,江由县有一百死士,乃是江由县董家之人,杨明好友董方便是董家人
所以其实是早有准备了,不过董家其实不大,只能拿出一百死士,所以此战风险极大
而袁金了解过了李风的以往战术,所以居然也开始做起了云梯,并开始劝降
显然江由县地势险峻,三面环水,一面背山,难以攻破,守将马城人数不足,但蜀州目前富庶,马城自然不愿意投降
围城半天,劝降无果之后,袁兵三通鼓罢,迅速开始了惨烈的攻城战
士卒疲惫,粮草短缺,唯有入城才能得活
所以士卒们皆是疯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