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刮起了强烈的西南风,王琳觉得天助我也,顺风顺水一路东去,引兵驶向西梁山,打算越过陈军占据险要。
侯瑱没有拦截,而是停船在洲尾等待,放王琳的船队过去之后,再慢悠悠地驶出跟在其后。
王琳这才发现陈军此前并不是没有发现自己的行动,而是故意为之。
如此一来,陈军占据了自己上游的位置,而且紧随自军之后!
可恶,中了敌计。
本来只要半天,不,两个时辰,陈军即便发现,也赶不上自己了。
……
如今被咬住,只有一战了。
不仅水流不利,风向也成了敌军的助力。
王琳下令投掷火炬,想要火攻陈军船舰,却被强风吹回,反烧了自家的船只。注3
风起,吹向东北。
侯瑱命令全军发起强攻。
各舰发拍、纵火!
借着风势,更增拍杆、矢石、火种的速度和威力。
定州刺史章昭达乘坐平虏大舰,沿大江中流而进,突入敌军船队本阵,发拍击中王琳旗舰。
其余冒突、青龙各舰,共同发起攻击。
……
侯瑱再下令,牛皮艨艟各船冲锋,熔化铁块,撞向敌舰!
待接近敌舰,将通红滚烫的铁浆洒向敌船,顺着风势,一洒就是一片。注4
只要被铁水溅到一点,再坚韧顽强的士兵也抵受不住,敌船甲板上四处响起哀嚎。
上千度的铁水接触皮肤,立刻黑色焦糊一片。
大团的铁水烧入腹腔,侵入内脏,或是泼到面门,烧瞎双眼。
大批伤兵滚来滚去,却无法减少痛苦,直到陈军士兵了结他们的生命,或是自己实在忍受不住,跳入滚滚长江。
太狠了,泼铁水这招。
侯胜北暗暗乍舌,打仗真是没有底线,就是比谁的手段更加酷烈毒辣,侯瑱你够狠。
王琳军的士气崩溃,淹死者十之二三,余众皆是弃船登岸逃跑。
胜了!
陈军开始了追亡逐北,驱赶斩杀败军,取得首级功劳。
侯胜北的部队也在追击,他的目标是西岸的北齐援军,刘伯球的数千步军和慕容子会的二千铁骑。
北齐步军见王琳水战大败,也开始了撤退,退着退着就变成了溃败,自相蹂践。
骑兵则是打马而逃,然而陷于芦荻泥淖之中,弃马脱走以免者十之二三。
但是还有十数骑的秩序不乱,护着慕容子会撤退。
侯胜北挥军追了上去。
他还是第一次和北齐的鲜卑骑兵交锋,这支部队的战力很快让他吃了一惊。
只见对面分出了十骑,一字排开,拦住追击路线。
人马皆是具装,骑士穿加挂了股铠、披膊的两裆铠,都手持长矟。
战马的面部脖颈包裹着面帘鸡颈,躯干披着当胸和身甲,后臀罩着搭后和寄生,整个如同一团铁坨。
只听一声呼哨,铁骑便冲杀过来,侯胜北的前队百人竟然像是被割草般的一冲而过,瞬间阵列就被挖开了一个大口子,死伤遍地。
幸亏还是在江岸泥泞之处,战马不能全速驰骋,否则只怕是要一路杀到侯胜北面前,反取了他的首级去。
侯胜北被北朝具装甲骑的冲锋威力惊到,不过他已是屡经战阵,并未惊慌失措逃跑。
敌骑在一轮冲锋之后失速,骑士拔出或丢弃长矟,取出了环首刀左右砍杀,打算突出包围。
侯胜北心知不能给对方重新拉开距离,再冲一次的机会。
前队已经半废,一时难以重整。
侯胜北立刻亲自率左右两队包抄向前。
大局已经在我,如何还能被你们这区区十骑翻了盘去!
侯胜北对上一骑,上次和北齐的骑兵对战,还是建康之战的时候,当时自己的佩刀被斩断,差点丢了性命。
短距离接战,生死只是一瞬。
侯胜北抽出四尺宿铁刀,手臂前举,策马小跑。
对方也是举刀摆出了姿势,催马迎来。
距离瞬间拉近。
在进入兵刃攻击范围的一刻,侯胜北微微调整位置,没有举刀和对方互相砍杀,侧身抬臂,让过脖颈要害。
两马交错而过,
敌骑的环首刀从侯胜北的披膊上掠过,带起一溜火星。
侯胜北则是瞄准了敌军的颈部,举刀回手一拖。
敌骑的脖颈爆出一蓬血花,被斩断了一半,脑袋无力地耷拉下来。
这是萧摩诃教他的招式,反复练得精熟,果然一击奏功。
而萧摩诃也率领数百人出现在身后。
侯胜北在混乱的战场上得遇大壮哥,心中大定。
只见萧摩诃盯着对面的一骑道:”你继续去追敌将,那骑我来对付。“
侯胜北看向他说的那骑,只见对方单人独身,面对数百追兵却是毫无动摇,正在轻抚胯下战马,调整兵器。
难道这就是北齐骑兵中的精锐,百保鲜卑?
他带着疑问,率领本部继续追击身边只剩三五骑的慕容子会。
那骑移动了一下,想要拦截,却被萧摩诃盯上,不敢轻动。
……
跑远之前,侯胜北有些不放心,回头看了一眼两人交锋的情况。
只见两骑接近,萧摩诃罕见的没有一击制胜。
短促交手片刻,那骑便跌于马下。
侯胜北心中的石头放下,催军追赶,杀散剩余亲卫,活捉慕容子会。
……
此战我军损失近万,加上之前吴明彻损失的五千,合计约死伤一万五千。
王琳和北齐的十万大军则是近乎全军覆没,首级俘获数以万计,失踪逃跑不计其数。
王琳与部将潘纯陀等乘坐蚱蜢小舟,突破船阵逃走。
北齐来援的刘伯球、慕容子会被擒。
二千铁骑,逃走五六百,其余被斩杀殆尽。
缴获千余马匹,上千船舰,其他军资器械无数。注5
……
和陈霸先当年一样,陈蒨也打赢了与得到北齐支持的王琳的关键一战,坐稳了御座。
可是陈蒨还不知道,接下来会有怎样的麻烦,伴随着此战的胜利,正在前方等着他。
《地名对照
东关:今马鞍山含山县西南濡须山上
漅湖:今巢湖,古称加三点水用来和行政地名区分
宣城:今宣城市
泾城:今泾县桓公岭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