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朱祁镇:这是我先生—王振(2 / 2)

但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但胡皇后贤良且没啥坏名声这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

咳,跑题了,回来回来。

我要说的重点其实是,朱祁镇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成为皇帝,然后败光明朝积蓄,全因为朱祁镇他有个好爹。

先是尽职尽责把他妈弄成皇后,把他弄成嫡长。

然后又在他年幼无知的时候,一伸腿直接驾鹤西去,让他成功年少登基。

成为明朝少皇帝。

说会不会因此发生夺权,篡位,架空等一系列事情?

no,no,no,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太皇太后恪守本分,尽职尽责,从不越矩,也没想着临朝称制。

孙太后在我的记忆中没啥存在感,感觉。

留下辅政的三杨也老老实实恪守本分,没想着趁着主子年幼,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这也就导致了,在朱祁镇长大之后,掌权的异常顺利。

又没过多久,能管他还明事理的太皇太后去世了,三杨也先后去世。

接下来,朱祁镇的作妖之旅正式开始,我们一点一点讲。

看,此人名叫王振,是朱祁镇身边颇受器重的太监。

他本是一位落第秀才,略通经书,后为教官,中举人。

但王振却并不甘心于此,因此选择自阉入宫。

明宣宗时期,他因为察言观色的本事,被朱瞻基喜爱,被授为东宫局郎,服侍太子朱祁镇,被称为王伴伴。

宣德十年,英宗即位,升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想要手眼通天,干预政事。

天不遂人愿,他虽以防备大臣罔上为由,劝英宗以重典治国,

但因为太皇太后及阁臣“三杨”等齐心辅政,让他不能干预政事。

机会很快来到,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去世,“三杨”也相继老死。

这位王振便开始显露自己的真面目,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又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专权八年,被朱祁镇称为先生。

一时间风头无两,公卿大臣也得称之为翁父,争相攀附。]

明朝。

朱棣的脸色已经冷下来了。

那个朱祁镇的生母他认识,是前几年被接进宫的。

本来想着,那小女孩看着机灵讨喜,儿媳和孙子看着也是对那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