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看不见,又吃不着,哪哪都难受,给他看这个做什么。
汉朝。
刘猪猪确实用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件事的。
原因无他,这都是他的功绩啊,都是他的实力啊,都是张骞和去病带给他的无与伦比的好运啊。
哦,还有他霸气无双的决策。
所以他看这丝绸之路真的哪哪都顺眼。
同时,他也在思考另外一件事情。
虽然这丝绸之路的功绩,确实是让他一时间风头无量,盖过了许多人。
小主,
但他必须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
让丝绸之路进入到辉煌时期的并不是汉朝,更不是他汉武帝。
他汉武帝撑死不过是个开拓者,虽然能从中获利,但肯定不如后面的朝代多。
这让他刘猪猪怎么甘心,他可是雁过拔毛,无论怎样都想尽办法往自己钱包里扒拉钱的汉武帝啊。
现在这么一条宝藏之路摆在他面前,他要是不利用到底,他刘猪猪绝对不会甘心的。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是——
匈奴根本就没打下来呢,丝绸之路还是没影的事。
他真的好心动啊。
突然觉得张骞的九个作物这件事,也没这么快乐了。
什么时候整条丝绸之路都是他的,那才好呢。
……
虞美人却不管汉武帝心里能有多少小九九,她现在说起美食这件事,整个都焕发新生了。
[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各国都在美食这条路上不断贡献力量。
像是我国,就贡献了面条、葱和生姜。
面条最早起源于我国,距今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最开始制作时,是用用谷物或豆类的面粉加水磨成面团,之后压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压,再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制成条状,或小片状,最后经煮、炒、烩、炸而成。因此面条最初被称为“汤饼”
但是吧,众所周知,最后面条能叫面条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它用小麦磨的面粉做起来最好吃啊。
如今在我国各地有各地的面条,味道各不相同,各个美味至极。
如陕西的biangbiang面、油泼面、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等。
字幕上的字不是故意打拼音的,实在是那字太难写了,只能这么着了。
河南有烩面,兰州的兰州牛肉拉面,吉林的延边冷面,黑龙江的烤冷面。
除此之外,还有山西的刀削面、北京的炸酱面,河北的麻酱面、山东的龙须面、济南麻汁凉面、红烧牛肉面等。
上海的阳春面,江苏的南京小煮面,浙江的葱油拌面,湖北的武汉热干面,福建的福州线面。
台湾的担仔面,广东的广州云吞面,香港的车仔面,重庆的重庆小面,四川的担担面,以及贵州的豆花面。
关键是,我这也只是说了一部分,这些地区还有很多特色面条我还没盘点,你说我这上哪说理去。
更扎心的是,以上所说,很多我也只是听过,压根没吃过,他们有的只在本地传播,这就很难受了。
这还只是小麦粉的其中一种做法而已。
说句凡尔赛的大实话,我国美食那个博大精深啊,认真吃各个地方的特色美食的话,也不知道半个月吃不吃的完一个区的。
咳,跑题了跑题了,我们拐回来。
随着我国面条的传播,在外国,面条的做法也逐渐普及开来。
这倒不能说丝绸之路上的全部国家都吃面条啦,除了中国外,还有阿拉伯地区、中亚地区、俄罗斯,以及其它产小麦较多的国家都吃面条。
顺带一提,意大利面在现在很有名哦,好像有上百种不同的面条。
意大利面算是最接近中国人饮食习惯,因此最容易国人被接受的西餐了。
关于意大利面条的起源也有很多说法,有说是源自古罗马的,也有的说是由马可·波罗从中国经由西西里岛,最后传至整个欧洲的。
冷知识:意大利的首都是罗马。]
各朝代众人:???
等等,让他们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