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名医。少从程高学医术。和帝时为太医丞,医道高明,兼重医德。病者虽贫贱,亦必尽其心力诊治。卒于宫。
郭玉在汉和帝时期可以说是极负盛名,他可能会疑惑说,这么有名的一个人,我为什么还要去讲呢。
我觉得这一期小人物的范围还是还是蛮广的,在当时比较位高权重,但并不出名的,比如即使很多人惹不起,但在皇帝跟丞相的斗争下,只能成为牺牲品的朱买臣。
再比如那种,真的是一点名都没有,就是我们后世知道,并且认识的。
或者是在我们现在,算是非常值得人尊重的一个职业,但在当时并不出名,甚至即使是名医,也让人说杀就杀了的那种职业。
没错,我们今天的主角可不就是属于第三种吗。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郭玉死的很惨,而是有人死得很惨,没错,我说的就是华佗。
讲真的,如果可以,我真想把那种背景板皇帝也拉进来,毕竟东汉可是有不少小皇帝,有的甚至直接没坐多久位置呢,就被毒死了。
这不好好介绍一下,我都觉得我亏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有关于不出名的人物,能不能单独来一本介绍,他们的故事真的是太太太太难找了,之前找的我都憔悴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巴不得每一个做出贡献的,或者有故事的人,都能有一个故事集。
小主,
如果是的话,这也不会让我找得那么头秃了。]
各朝代众人:……
爆笑,并且非常幸灾乐祸。
可不就是嘛,他们可太理解天幕的憔悴了。
这简直是能逼死个人。
翻开史书,基本上全都是王侯将相的个人传记,这讲谁都麻爪。
……
虞美人叹了口气,感觉今天说多了,有点累了。
[汉和帝即位时,当即就征召名气很大的郭玉入朝,任职太医丞,即太医令的下属官员,辅佐太医令给皇宫的皇室成员诊治疾病。
郭玉医术高超当时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情,汉和帝也有心想试探一下他的医术,于是找来一位皮肤姣好、手腕细腻如羊脂的大臣,和一名后宫女子,令两人坐在帷幔之中,各自伸出一只手,让郭玉瞧病。
郭玉诊断后说:“这两只手一阴一阳,既有女人的脉象,也有男子的脉象,应该不是同一个人”。汉和帝“叹息称善”,对郭玉更加敬佩。
郭玉单单只是艺术高超,他还有一颗医者的仁心,对穷苦百姓、下人奴仆也一视同仁,经常会教给百姓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
有一天,皇宫的一个奴仆的手指被蜈蚣咬伤,肿痛难忍,就向郭玉求治。郭玉来到野外,在荆棘丛中掐了一些红血藤尖,采集了几片野芋叶,将红血藤嚼烂后涂抹在仆人的伤口上,用野芋叶包裹并缠上丝线,第二天仆人的手指就好了。
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郭玉他的医术不是特别高超吗?
但他还有两幅面孔。
给皇室成员以及达官显贵看病时却往往很难做到药到病除。
但到了给穷苦百姓看病,郭玉有时候一针见效。
汉和帝觉得很奇怪,于是就让一些贵族穿上破衣烂衫找郭玉看病,结果立竿见影。
汉和帝见此,那叫一个懵啊,当即选择诏问郭玉,问问咋回事。
郭玉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对汉和帝解释说:“给贵人治病时,我会感到恐惧紧张,所以治疗效果不佳。给穷人治病时,我不会紧张,所以能发挥出真正的医术。”
汉和帝又问:“为什么会恐惧紧张呢?”郭玉回答:“给贵人治病,我担心如果治不好,会遭到怪罪。给穷人治病则没有这种顾虑。”
汉和帝认为郭玉说得有道理,就没有再追究。
是真是假不知道,反正很有意思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