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别”则是《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
除了以上之外,还有《江南逢李龟年》,其中“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多美的诗啊,谁又想到,那是在怎样的光景下写下的啊。
还有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让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个玄宗初年,公孙大娘因剑器舞独享盛名,声名轰动四方。
却未想到,有的时候还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并不是说公孙大娘怎么样,而是说,几十年前初遇正是大唐盛世,再次得见“故人”,却已是物是人非。
故人我们打了引号,因为严谨一点说,再次与杜甫见面的,其实是《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划重点,是公孙大娘的弟子。
另外一个要感谢的人物,就是白居易。
我们现代人对白居易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他的《长恨歌》。
有一说一,把糟老头子跟儿媳妇的故事写得那么美,挺讨厌的。
但是吧,时代不同,我在这里再怎么骂唐玄宗,他也打不到我,白居易却不一样,这万一就被咔嚓了呢,也能理解。
毕竟唐朝……
那可是有王勃因被逼写《檄英王鸡》被贬,然后英年早逝的前科的。
还有后面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又因“晋”与进士的“进”同音,要避讳的原因,不能参加进士考试,最后英年早逝的。
所以,白居易,我理解你,真的。
当然,肯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啦,给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是的,虽然他写了《长恨歌》,也是他的《长恨歌》最出名,但他其实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
小主,
无论是在他的仕途中,还是在他的诗词中,如果细细读来,其实都写满了四个大字——为民请命。
他写过《卖炭翁》,讲到的是安史之乱之后,一个卖炭翁的故事。
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毕竟众所周知,唐朝后期官府、宦官们在街市上横征暴敛,并且明抢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
他写过一首诗,名叫《新丰折臂翁》,讲的是一个生于开元中期,为逃兵役“偷将大石捶折臂”,才留得残命的一个老人的故事,
此外还有《观刈麦》、《李白墓》等故事,让我们看见了在当时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
这样的白居易,应该很难有人不爱吧。
所以,你们应该能明白,我怎么就能纠结成这样了吧,什么都想讲,却因为时间关系只能讲一个的痛苦,谁懂啊?]
唐朝。
二凤:???
二凤:!!!
二凤:……
现在是有一个表情包能充分表达出李世民现在的心情:笑容逐渐消失.jpg。
虽然这确实是自己想听到的内容没错。
但有一说一,这素材是不是也太多了点。
还有什么叫,“毕竟众所周知,唐朝后期官府、宦官们在街市上横征暴敛,并且明抢已经不是一个秘密了。”
还有前有杜甫的“野无遗贤”,中有王勃的“斗鸡被贬”,后有李贺的“避讳拒考”。
这后期的大唐,真的还能要吗。
滴滴泪水夺眶而出,作为一个说过“人民能拥立你做皇帝,但是也可以推翻你,所以一定要爱民”的皇帝,李世民真的不选想象,后期的大唐到底成为了一个怎样的恶龙。
长孙皇后见此,叹了口气,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她觉得,这个时候的陛下,显然是更想听一听天幕要说什么。
听一听安史之乱或以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