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八王之乱第二阶段(4)(2 / 2)

虽然他们同样是司马炎的儿子,但在权利这一方面,你别说是兄弟了,是爹是祖宗也也不好使。

但司马乂咋有可能对此无动于衷,反而选择硬刚到底,兴兵迎击。

双方的作战又是持续了几个月,甚至司马乂曾攻破司马颙、司马颖军,斩杀数万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这事站在司马乂的角度来说。好像确实是一个爽文,但你们就想一想,这是西晋争权夺利以来第几次战争了,几年的时间没内频繁的更换领导人,甚至很多压根就没什么实力,全都是水分,你们就想一想,之前乱世多少年,战争才平复多久,人口才多少,现在是混乱的时候吗?

但他们不管,他们觉得自己还能搞事,他们都觉得自己上位了肯定就没人敢有所异动了,自然可以想怎么放纵怎么放纵,想怎么浪怎么浪,半点也不顾及后果。

司马乂在军事上确实算是有能力,到了即使战事太久,司马乂军粮食缺乏,将士们还愿意效死,固守洛阳的地步。

到了司马颙的部将张方认为难以取胜,建议要班师回长安的地步。

但这特么的有啥用,毕竟外面没人打仗了,里面还有人搞事情。

不到一年的时间,战斗也不过刚刚平息不久,304年初,在朝廷内任职司空的东海王司马越就又开始搞事情了。

但八王之乱也就到这了……

虽然我很想这么说,

毕竟怎么说这位司马越就是八王之乱的人生赢家。

但问题是不是啊,

东海王司马越是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算起来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

原来,他乘司马乂军疲惫,勾结了一些禁军将领,趁写夜里将司马乂捕获,又将其交给了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

而司马乂的结局也是相当惨的,被火烤而死。

至于司马乂这人究竟咋样,这点确实不好说主要是对他的描述还是太少,但史书对他的评价却是两极分化。

《晋书》觉得他是“……开朗果断,才力绝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誉。”

却也有说他是“长沙王乂辅政,亲媚小人,忌害君子。时疾鲲名,谮之”的,总而言之,见仁见智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武力值确实是比较厉害的。]

如果要用箭头来表示各朝代众人的心情。

大概是,当听到八王之乱终于要结束了,心情:↑↑↑↑↑

当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的时候,心情:↓↓↓↓直落谷底。

实在是太过分了,太残忍了,太能搞事情了。

他们终于理解场八王之乱下来,为什么会死这么多人了,实在是他们轮番上阵太能搞事情了。

至于那个司马乂到底是怎样的人,对不起,累了,他们已经不想思考。

所以,他们现在就一个问题。

“我们现在走的是什么制度???”

不会也是那什么分封制吧。

他们从前就是群普通老百姓,现在也是,压根就不知道上面的政策是什么,他们也不是很关心。

或者说就是关心了,他们也没有获知的渠道。

但怎么说呢,一场天幕下来,他们对此分外关注。

虽然这么久了,他们也明白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政策,就是皇帝有了什么新的想法,那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说不准的。

但无论是什么,他们都可以肯定一点,首先那个分封制,在他们这个时候,绝、对、不、行!

实在是太离谱了。

如果说周天子这么搞谈的能理解,毕竟时代那里,分封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适合的。

但现在呢,那是一点也不适合了啊,他们这种家天下的朝代,能不能让朝堂上下只有陛下的一个声音。

然后再给他们好好挑选下一任皇帝,谈的是真的不介意男女的。

就这么说吧,对于西晋他们就一个看法,要是贾南风能不那么搞事情,你别说当皇后了,你就是把皇帝给踹了,自己当,只要能让社会稳定,他们绝对也什么都不会讲的。

毕竟贾南风执政期间好歹还有最基本的稳定,这八王上去之后,你跟我说这还剩啥了,啥也没有。

至于司马衷……

他们还是去骂司马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