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天幕对耶耶的连拉带踩,他突然就不紧张了呢。
安详.jpg。
……
虞美人没有再继续深挖隋朝,她转而说道。
[在这一期中,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朝代肯定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了。
没错,就是唐朝。
我一直觉得,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颗明珠,镶嵌在那里就闪闪发光的,特别漂亮,特别吸引眼球。
肯定是因为李白,也有可能是因为唐朝,每次一想到唐朝,就有一种活泼的、明艳的、浪漫的、辉煌的这种感觉。
所以,有句话咋说的来着,文化输出很重要,看,唐朝的诗人那么多,写了那么多的诗,让我们费劲巴拉的背了那么一堆,我们可不就对唐朝的印象特别深。
我们背诗都是这样的,《静夜思》唐.李白。《望岳三首·其一》唐.杜甫。《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忆江南》唐.白居易。《出塞》唐.王昌龄。
我这还是挑挑拣拣,一人挑了一首而已,这一排排的“唐”,那明显的不跟刷屏似的。]
唐朝。
虞美人语气俏皮,举例生动,别说,还真别说,让不少人都跟虞美人感同身受,这说话的,真是太有道理了。
可不就是这样嘛,他们现在这么熟悉孔夫子,熟悉孔夫子的弟子们,熟悉那段历史,还能因为啥,因为背得多,看得多,反反复复的记,这印象能不深刻吗。
想到后世那么厚的一摞书本,他们还能有什么不懂的。
嗯,身为被记住的一份子,他们就谦虚地表示,再接再厉吧。
只有他们写好了诗,后世小学生才能学习得更快乐,这不双赢嘛。
贞观时期。
李世民也乐了,他现在也不好奇别的,就想问,后世的课本上有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别只出现在历史课本上,那多没意思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李二凤的文学素养也是不错的,要不他多写一点,就算现在没有,写多了也有一个上榜的吧。
可以说,虞美人此话一出,不少皇帝都躁动起来了,他们觉得自己的文采也是不差的,只是虞美人在说皇帝的时候,真不咋看重这一方面。
她还是更在意武力值这一方面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隔空起了些攀比的意思。
事实上,在历史上除了乾隆,帝王的文采一般都不差,无论是明君昏君,就是出身贫穷的,那也是有非常惊艳的诗句的。
比如朱元璋,就有“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前两句颇有乾隆“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的风采,但后面两句一出,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格局的东西。
且除了那个最出名的,朱元璋还有“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和“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这样的诗,不说多么震撼,但主打的就是一个直白又肃杀,虞美人个人是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