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在南京完成首都防御圈的建设,在江岸、河岸的要塞、要点加强防御工事。
温书麟所在的日军面对国军南北防御的国防线有些棘手,尤其是北路的两条防线很是难啃,
历史上这两条线防线曾给日军带了巨大的杀伤。
在1937年11月,撤离淞沪等地的国军部队陆续进入吴福、锡澄等国防工事线继续开始抵抗日军的推进,
而根据日军随军记载,他们的重炮根本炸不动防线中的国军碉堡。
防守北部国防线的是以88师、44师、税警总团等中央军嫡系部队,他们凭借坚固工事与日军激烈交火,
日军寸步难行。
尤其是在吴福线中的常熟战场,日军集中了大约两个旅团开展进攻,而守军则是中央军44师,
依托国防阵地与日军交战,由于工事坚固,日军集合了近90门火炮对常熟县狂轰滥炸,
但依旧没能攻克。
在历史上,吴福防线抗住了日军四个师团的猛攻,并且没有失陷任何一个军事据点,后国军为了保存有生力量,
开始将吴福守军陆续转移至锡澄防线。
温书麟将目光重新转移到南线的乍平嘉国防线,这条线是最为完善、最坚固的一道国防线,防御体系最好,
溃败的国军在诸多不利下在此处坚守长达11天,
其国军在防线上参战的部队总计不超过两个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凭借乍平嘉国防线南部阵地,硬是抵抗了两个师团和一个旅团的日军长达六天之久。
实际上温书麟对于这两道防线并没有什么办法,也是只能拿命去填,在死伤接近两万人后,
温书麟总算攻克了太湖南北两线的国防工事。
接下来他把目光看向了南京,
“攻克你锡澄防线后,我在北线分三路进攻,
一路通过江阴沿长江逆流而上攻占你镇江,而后急行军迂回过江攻占滁州,阻断你南京西撤之路,
剩余两路通过攻占句容、天王寺等地,接近南京东南外围阵地。”
温书麟简单喝了一口水,随后继续,
“在南线,我军攻占湖州后同样分三路进攻,抵近南京西南部外围阵地,
同时派遣一部攻占当涂而后过江,攻占长江西岸的浦口……”
由于温书麟送呈的报告中,强调过南京守军的兵力配置,守军仅有十余万,
并且番号归属繁多杂乱,建制不全兵员很少,
同时还给守军加上了军心不稳、士气低落等负面精神影响,
这让教官林德仁面对温书麟的叠叠进攻难以招架。
他们身后的墙壁上挂上了一幅淞沪南京地图,其他教官根据两人沙盘的局势而实时手动更新地图上双方态势。
………………
中央军校门口一向不许车辆接近的管制街道,今天却是罕见迎来了一辆黑色轿车,
军校门口的哨卡上前确认身份后,立马恭敬地敬礼并放行。
汽车很快驶到了中央军校的办公楼下。
当附近的学员们看到了这辆汽车的车牌上有一个“宪”字的时候,纷纷快步离开了这里,像是逃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