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了诸多地形和天气试验后,众人发现MG35能够适应各种恶劣气候和环境,
其表现出来的稳定、可靠,让众人啧啧称奇,
德国顾问们更是直接点名要见这挺枪的设计师。
后来MG35所表现出的优秀性能让其威名在几个嫡系中央军部队中迅速传开,
税警总团和中央教导总队频繁派人去金陵兵工厂面见李承干,纷纷表示希望能够作为第一支实验列装的部队。
这一情况很快就引起了当时负责中德合作的新任财政部长孔祥熙的注意,当他发现德国人对这国产机枪十分感兴趣,
干脆就组织了一场军备交流会,会展上德国人见识到了MG35的全套装备,包括衍生的防空款,
防空款MG35是在研制之初,小宋的提出的方案,
他在还没有调整射速前发现把几支MG35捆在一起,做成多联机枪,会是很完美的防空高射机枪,
小主,
因此在定型日初获好评后,黄善立马和老莫小宋几人加班加点迅速研制出了防空款。
在被德国顾问们问及该枪的设计师是谁时,并没有居功的黄善当即就要把包国维说出来,但是很快被李承干打断了,
后者称其真正的设计师就是站在他们身前的这位已近知天命的老师傅。
一脸不解的黄善被拉到一边,李承干低声向其说明了原因,
李承干作为金陵兵工厂的厂长,当然知道是包国维给出的设计图纸,由黄善倾力落地实现出来的,
如今多事之秋,作为该款优秀枪型的最初设计者,包国维的身份需要保密。
犹豫再三的黄善始终是觉得此举像是抢了包国维的功劳,眉头一直紧蹙着不松,
直到李承干承诺会秘密向上级汇报真实情况以及发放奖金给包国维他才勉强答应。
德国顾问们在犹豫片刻后,还是问出了那个憋在他们心里很久了的话,那就是黄善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灵感是什么?
黄善坦然说清了他的参照原型就是当初从飞机上拆下来的那挺MG15航空机枪,
这是当初包国维与他商量好的,拿MG15当个幌子掩盖。
其中几个德国顾问很是惊奇,他们本就在军工方面有些研究,听到黄善是在那挺不堪大用的MG15的基础上改制出如此优秀的机枪,
他们嘴巴都张得老大,毕竟MG15与MG35除了造型上有些相似以外,
其他地方都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是毫无关系。
不过他们也猜到了对方有所保留,身为德国容克贵族的骄傲,他们并没有继续如同猪哥一般问下去,
而是很快将此情况汇报给了冯·西克特,并由他向德国国防军总部阐明了这一点,
德国总部在得知了MG35可以通过冲压技术实现大量高产的时候,心动不已,
毕竟德军才装备起来的MG34不但是使用了大量的贵重金属,而且其散热部分、机匣和其他很多的零件都是用整块金属切削产出的,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不但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艺复杂、加工时间长。
如今在小胡子的大量扩军背景下,德军急需MG35这样的能满足作战需求而且还能快速生产装备的通用机枪,
于是很快向国民政府提出了购买该枪的生产专利和设计图纸等等请求,
至于国内部分军工设计师怀疑MG35是偷师MG34的观点,
就让他们说去吧,谁让他们造不出来?
得知这一情况的孔祥熙立马和蒋介石商量过后,向德军提出了购买条件,
只需要德国同意向国民政府提供一套完整的冲压工艺以及配套设施和服务即可立马获得MG35的全套生产资料以及永久的生产专利,
而且国民政府愿意提供更多的战略原材料作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