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八字桥(2 / 2)

李涛和何为这次能被选为记录员,是因为两人当初都曾学过土木工程,对于上海这处遍地是钢筋混凝土的地方很是敏感,

因此由他们作为记录员,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四人在旅社碰面后都只是微微相互点点头,而后穿上大衣一前一后结伴出门,各自叫了辆黄包车径直朝着八字桥方向赶去。

八字桥地处上海市虹口和闸北交界处的柳营路、同心路、水电路的交叉口,

中国的桥取名的方式和创意有很多,八字桥桥的两头连通同心路和柳营路,整个桥的形状呈“八”字形,故名八字桥,

而且八字桥并不是只有一座,而是根据东西方向各有一座,分别名为东八字桥和西八字桥,均为木结构桥。

八字桥是沟通虹口和闸北的要隘,距离日本海军陆战队本部、上海火车北站都很近,在一二八事变时,日本海军陆战队一部就从四川北路西侧突然进攻八字桥区的中国守军,

整整一个半月,日军屡次试图通过八字桥迂回攻击位于上海北站的十九路军,八字桥阵地历经三次失守三次收复,

然而在停战的最后时刻,日军依然未能完全掌控八字桥,在炮火纷飞的硝烟弥漫中,东八字桥被摧毁殆尽,唯独西八字桥仍屹立不倒。

显然从那时起,中日双方都开始注意到八字桥的重要战略地位,不过日军更加看重罢了,因此才会在第二次淞沪会战爆发伊始就立即抢占了八字桥。

“这次不仅要记录八字桥的地形,周边的建筑也要记下,一旦开战,这附近的建筑都属于八字桥防线阵地!”

小主,

几人到了八字桥附近后为了不引人注意,特意买了几瓶酒,假装是在外潇洒的醉汉,他们摇摇晃晃地踏上了八字桥面,脚下木制地地板都有些松动了。

“不过,真要是打起来,这附近的房子都得成废墟,作为阵地的话得好好构造一些,否则没被炸死也被埋里边了”

向生武回头看了看两岸的砖瓦房,微微叹气。

众人都知道,向生武参加了第一次淞沪会战,那会他作为后援部队去支援了十九路军,曾在八里桥战斗过,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他在考察组里面的直接原因。

几人很快围着八里桥附近方圆几百米,把周围的建筑构造和布局给记了下来,看着桥下平静的河流,包国维心中微微一动,

两次淞沪会战都是日军最先发起攻击,而且都是有重兵直接奔着八字桥去的,第一次好在有准备充分的十九路军驻防,尚没有被日军彻底拿下阵地。

而第二次战役中,由于国军没有及时在市区驻防,因此日本陆战队是直接依托有利地形和优势火力支援,国军迟迟没能在有利战机前拿下八字前前方的阵地。

日军以南部的汇山码头为起点,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为终点布置了一条线形防御阵地,各个据点都有高大坚实的围墙以及密集的明碉暗堡,

若想从陆路进攻,面对日军经营良久的阵地,国军每前进一米都得用战死的士兵尸体铺路,根本没有打头。

不过若是从水路夜袭呢?包国维看着八字桥下的平静的水面微微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