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款火炮,肩扛式的火炮,它同样由推进火药和战斗部两个模块组成!”
南京金陵兵工厂,难得穿着一身军服的黄善正在一个会议室内做着报告,台下坐的都是兵工厂内的技术人员,
此时正认真地盯着黄善以及他身后墙上挂着的那幅巨型示意图。
“战斗部,也就是发射出去爆炸的那个部分,我暂时将其内部定为纯装火药,也就是只填充爆炸火药,不装破片”
“为什么呢?”,黄善扶了扶他的眼镜看着在场的众人继续道,“因为这款武器的定位,是反装甲武器!”
“大家也都知道,日本人有坦克装甲车,而我军却是极其匮乏,难以有与之匹敌的装备”
“日本人的装甲相较于欧洲各国来说,其厚度是非常薄的,装填了纯装火药的战斗部可以轻易打穿他们的装甲,
根据战斗部里的火药量,仅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就可以将车组内的日军震死!”
说到这里,黄善顿了顿,取下了眼镜放在桌上,“在过去,以命换命的打法,是我军的反装甲武器。”
“根据各部队的反馈,日军在东北、上海等地的驻军同样配备了装甲,在之前的战斗中,
若想对敌方的装甲车和坦克造成杀伤,士兵们只能拼命接近,然后用手雷绑在一起或者是炸药包抵近爆破!”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日本人的装甲坦克一开上来,我军就可以在隐蔽的地方歼灭敌方装甲力量!”
“哗啦啦!”,他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同僚纷纷给予热烈的掌声,随后就是提问环节,诸多军工人员对于这一划时代的武器都是非常好奇的,
许多人开始起身提问,包括这类武器的适用范围、哑火概率等,在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后,众人都是一脸激动地坐下。
台下的厂长李承干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来的考察组对这一景象都很是满意,
今天是继半年前MG-35过后又一次定型日,专门针对黄善研发出来的反装甲武器组织的。
民国是农业国,充其量只能造点小枪小炮,重型武器都是对外进口,而死敌日本则是在明治维新后就朝着全盘西化方向奔去,
国内有比较全面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武器自给自足,
其中能自足的就是装甲车和坦克,尽管由于资源储备原因,造出来的都是迷你型装甲,可依然把中国吃得死死的。
但现在,只要这款反装甲武器投入量产,那么中日之间的战力差距又缩短了不少,因此考察组的众人都是止不住地咧笑,
而李承干更是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自从当初MG-35开始投入量产列装中央军后,金陵兵工厂一跃成为全国顶尖的军工单位,
被蒋某人亲自指示,要将金陵兵工厂建设为全国首要的模范兵工厂。
如今若是这款反装甲单兵武器也受到一样的待遇,那么金陵兵工厂将在他的带领下在民国军工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师傅,您先前怎么不把我们最近研发出来的乙型讲出来呢?”,黄善刚刚走下讲台,一名年轻的小伙子迅速迎了上去,递给他一杯热茶,
黄善没有立马回答,他眼神扫视了四周后,才开口道,“现在它只能是一款反装甲武器,乙型的事儿你必须得保密!”
那小伙子便是当初包国维介绍过来的美国机械辍学生薛令,来到兵工厂后他开始依靠自己在美国学到东西学习军工,
很快就学出了名堂,黄善见其机敏有想法,便收其作为徒弟,带着他研制包国维留给他的那副铁拳火箭筒的半成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