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维,江苏周县人,民国二十四年秘密加入调查处,也就是现在的中执委调查统计局。后进入中央军校第十一期步兵科学习。”
渝城南山官邸一处小型会议室中,一道如机器一般的声音响起,毫无感情的声音让本就有些干冷的气氛更甚。
“军队方面的……按说应该由蓝衣社负责,调查科的包国维为什么进入到军校中?”
一名男子打断了那道毫无感情的发言,此人眼角微微上扬,鼻子硕大,双眼如鹰一般狠厉,
听到这话,何印卿眉头微微一皱,
“雨农,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包国维的通共嫌疑,其他问题过后再说!”
那人正是军统目前的负责人,戴力。
听到何印卿的话,戴力竭力压制着眼神中的桀骜,朝着那位军政部长点了点头。
见没人继续说话,那机器一般的声音继续响起,
“包国维在军校表现良好,后被派往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实习,期间与时任教导总队第一团团长周振强交好,
后被派往鄂省协助新出兵役法的落地执行,次年前往川省、渝城等地主导兵役改革工作。
根据武城抓获的多名通共分子指证,包国维在鄂省、渝城等地推进兵役改革中,推行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
其中农会、兵役所等机构所收取的兵役督办公署文件内容可佐证。”
那道声音说完后,何印卿点了点头继续道,
“根据军统方面的情报,包国维在撤离金陵后曾与共产党的武装有过接触,
赠送了一批武器装备,已构成资敌。”
说完,在场众人议论纷纷,彼此交头接耳小声讨论着,“为了一个通共者,就把我们这些人叫来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就是,这还需要讨论吗?通共者杀无赦,枪毙不就行了?”
“……”
何印卿轻轻敲了敲桌子,“肃静!”
“包国维在担任教导总队特别支队长时屡次击破、击退日军,屡立战功!
金陵保卫战期间担任金陵临时宪兵司令部司令,拒绝执行后撤令,集合溃兵散兵在城内坚守党部大楼,
与已牺牲的陆军中将萧山令一同与日军血战。”
“如何处置一名建功颇丰、但具有通共嫌疑的年青将领,需要各位好好出出主意。”
会议室中的参会人员都是如今国府的主要核心官员,但唯独少了支持包国维的陈林府、马超俊等人,
众人都知道,在通共案爆发之后就被陈主任第一时间调往了别处,国府对于兵役督办公署的处置不可谓不严厉,
如今却对兵役督办公署的首任专员,主推首脑的处置上显得犹豫……
“哼,无非是找个人出来替他们承担卸磨杀驴的骂名,一帮子道貌岸然之辈!”,
因作战勇猛而被调回渝城担任见习高级武官的五十四军参谋长郭如桂看着会议室内的众人嘴脸很是不屑,
“我认为,这是原则问题,不能开这个头!”,会议室内的沉默被一道有些尖锐的声音打破,
郭如桂闻声看去,只见一名有些肥胖的光头在说话,那是从鄂省最近新晋中央的大员,
出了名的传统守旧派,进入中央也只是国府为了平衡地方。
“要是通共者都因为打仗厉害而被放过,那我们不就是在共党培养人才?我敢说今天放过了包国维,
明天就有李国维、陈国维通共!”
郭如桂心中冷笑,这个家伙的家族据说在鄂省被兵役督办公署的农会、兵役所折腾得够呛,
如今第一个跳出来,也实属报仇心切。
“不错,刘部长说得对,通共是底线原则,任何人都不能免掉,他立功怎么了?
抵抗侵略是军人的本分,岂可恃功自傲,藐视国法?”